原发性血色病的基本病因为基因突变,而继发性血色病的基本病因有铁吸收过多、因治疗贫血而给予的外源性铁和反复输血。亲属患有血色病、患有血红蛋白病或需要输血及补铁的患者、慢性肝病患者患血色病的风险增加。
基本病因
1、基因突变
原发性血色病主要为基因突变引起的,相关突变基因有HFE基因、HJV基因、TfR2基因、SLC40A1基因等。
2、铁吸收过多
血红蛋白病(如:镰形红细胞病、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体内无效性红细胞生成,导致铁吸收过多。
3、铁摄入过多
过多食用含铁的药物和食物。
4、反复输血
每单位血可提供约250mg铁,当输血超过40U时,组织可出现明显的铁沉积。
危险因素
出现以下情况,患病风险增加:
1、家族中,尤其是直系亲属患有血色病。
2、患有血红蛋白病(如镰形红细胞病、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以及需要长期输血或补充铁剂的患者。
3、慢性肝病的患者。
4、大量饮酒者。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吃芋头,但须严格把控食用量,因芋头含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易致血糖波动,对病情控制不利。芋头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根茎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芋头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减缓食物在胃肠道的吸收速度,进而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急剧升高。同时,芋头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整体健康。不过,糖尿病患者在享用芋头时,必须注意控制食用量。芋头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如果过量食用,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
糖尿病2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需通过综合管理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糖尿病2型的病因颇为复杂,既涉及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因素使得某些个体对糖尿病具有更高的易感性。而环境因素,如长期保持不良的生活习惯、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严重不足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2型发病的两大核心机制。在疾病早期,糖尿病2型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