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轻度淋巴细胞减少症且不伴有其他疾病,可以不需治疗,疾病可能会自行改善。淋巴细胞减少症的治疗重点在于原发病的治疗和感染的防治,停用致病药物和医疗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感染。若出现感染,则应积极治疗感染,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
对因治疗
1、由药物或治疗引起的淋巴细胞减少,在去除药物或病因后常可改善。应停用治病药物或治疗,与相关医生沟通制定新的诊疗计划。
2、有效地治疗和控制引起淋巴细胞减少的基础疾病。
药物治疗
抗感染治疗:
1、低淋巴细胞计数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难以抵抗感染,常发生由病毒,真菌,寄生虫或细菌引起的感染。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及早应用抗生素(如肺结核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抗病毒(如更昔洛韦等)或抗寄生虫(如弓形虫脑病首选乙胺嘧啶等)的药物,尽早控制感染,以防感染恶化。
2、患有严重且持续感染的重症感染者,可注射免疫球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力,抵抗感染。
其他治疗
一些研究发现骨髓干细胞移植可能有助于治疗或治愈一些可能导致淋巴细胞计数低的疾病。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通常表示人体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多处于感染恢复期或已获得终身免疫,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先后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或恢复后产生,可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因此,IgG抗体偏高说明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非现症感染。健康人群中多数人曾隐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者,这种情况通常无临床症状,也无需治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