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卒中的症状与临床分类有关,可有不同的表现,其中较为常见的症状有剧烈头痛、视力障碍(眼前发黑、复视)、头痛、呕吐等,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神志改变、休克甚至死亡。
典型症状
1、垂体腺瘤性垂体卒中
(1)头痛:最常见。一般为突发持续性剧痛,局限于一侧眶后或额部,有时也表现为弥漫性头痛,定位不准确。多见于用力、吸气、咳嗽后,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
(2)视觉异常:表现为视力减退和视野缺损,多突然出现并迅速加重。视觉异常的产生与视交叉、视神经及视束的受压有关。轻者表现为两颞侧视野缺损,重者视力可在数小时内急骤减退,甚至黑朦和全盲。
(3)海绵窦综合征:腺瘤生长进入海绵窦内,一旦发生瘤内出血坏死,瘤体膨胀,可出现Ⅲ、Ⅳ、Ⅴ、Ⅵ脑神经受累及颈动脉海绵窦内段受压症状,表现为上睑下垂,瞳孔散大,眼球运动受限等。如颈内动脉受压,可出现偏瘫、失语。
(4)脑膜刺激征:腺瘤内出血如溢出至蛛网膜下腔,可出现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
(5)意识障碍:瘤内出血坏死而导致垂体功能急性衰竭、下丘脑受压以及阻塞性脑积水、颅内压增高等,可引起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神志模糊直至昏迷不醒,可伴高热、休克、心律失常。
2、非垂体腺瘤性垂体卒中缺血性卒中一般无头痛、视力减退等急性表现,卒中一段时间后出现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状;而出血性卒中则常伴有头痛和视力减退症状,随后表现腺垂体功能减退。
伴随症状
垂体卒中可伴有发热以及呼吸、血压和心律的改变。
并发症
垂体卒中可并发尿崩症、偏瘫等。
流感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时间从半小时至数周不等,具体时长由环境条件决定。病毒存活主要受温度、湿度、紫外线及通风情况影响。20-25℃的常温干燥环境下存活2-8小时;0-4℃低温潮湿环境可存活数周;56℃以上高温或强紫外线照射30分钟内即灭活。湿度>50%会显著缩短存活时间,这与病毒包膜结构特性相关。特殊环境下的病毒传播风险需特别关注。地铁车厢、医院病房等密闭且通风不良的空间中,病毒气溶胶浓度较高,可能延长有效传播时间。而户外开放环境因空气流动和紫外线作用,病毒存活时间大幅减少
一般当泌乳素水平高于200微克/升时,要高度怀疑是垂体瘤。通常,正常女性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在5至25微克/升,男性在2至18微克/升。若泌乳素只是轻度升高,比如在30至100微克/升之间,可能是因为怀孕、哺乳、处于应激状态,或者受到某些药物影响,不一定是垂体瘤。当泌乳素超过100微克/升,患垂体瘤的可能性有所上升,但还需综合其他检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