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胎膜破裂及羊水情况,结合B超检查、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产后对胎儿、胎盘的检查结果,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等,基本可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羊膜片综合征
羊膜片由2层羊膜和2层绒毛膜组成,边缘游离,基底较厚,有时可见血流。羊膜片综合征系因宫内器械操作损伤或子宫腔粘连、绒毛膜沿宫内瘢痕生长导致。羊膜片不附着于胎体,不导致畸形,妊娠晚期可以消失。
2、胚外体腔
胚胎在正常发育过程中,羊膜和绒毛膜未完全融合,羊膜和绒毛膜下积液形成胚外体腔。特点是羊膜囊完整且不附着于胎体,胎儿胎动不受限,不合并胎儿畸形。胚外体腔通常于孕16周消失。
3、短脐带综合征
胚胎发育4~6周时,由于血流改变导致胚胎组织发育不全或缺损,引起体内出血、坏死、缺氧和腹壁闭合失败,表现与羊膜带综合征相似。短脐综合征有明显的短脐带或无脐带,明显的脊柱侧弯,腹腔内容到达胚外体腔,合并脊柱四肢多发的联合畸形等。另外B超下宫腔中见不到羊膜带回声。
4、羊膜外妊娠
羊膜破裂导致胎儿到胚外体腔中生长发育,即羊膜外妊娠。因羊膜破裂时间比较晚,羊膜与绒毛之间失去黏性,不会与胎儿粘连,所以,一般不会有胎儿畸形。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肘管综合征一般无法自愈,多因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压或损伤引起,需通过干预解除压迫才能缓解症状,否则可能导致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肘管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包括肘部骨折畸形愈合、肘关节慢性劳损、肘管内囊肿或肿瘤等,这些因素会使肘管内压力增高,压迫尺神经,导致手部麻木、刺痛、肌肉无力甚至萎缩。若不治疗,神经受压时间过长会出现脱髓鞘改变甚至轴索变性,造成不可逆损伤。早期轻度压迫者可通过避免肘部过度屈曲、佩戴护肘、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缓解,但中重度患者需手术松解肘管、前移尺神经,才能彻底解除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