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建议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血纤维蛋白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等检查以辅助诊断。在诊断过程中会排除原发性纤溶亢进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
诊断依据
1、病史
存在易致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础疾病,如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死胎稽留等。
2、临床表现
(1)多发性出血倾向,如皮肤多处瘀斑、阴道出血、手术切口部位渗血等。
(2)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湿冷等。
(3)脏器栓塞导致脏器衰竭,如少尿、无尿、血尿、昏迷、抽搐等。
3、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计数迅速下降或进行性下降。
(2)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
(3)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秒以上。
(4)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大于正常范围。
(5)D-二聚体升高或呈阳性。
4、治疗
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有效果。
鉴别诊断
1、原发性纤溶亢进症
原发性纤溶亢进症与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相似,也可出现阴道出血、皮肤大片瘀斑等出血的症状,但原发性纤溶亢进症血小板计数正常,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由此可与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相鉴别。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可出现皮肤大片瘀斑、血尿、少尿、无尿、晕厥、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但此病出血时间正常,且无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典型实验室表现,如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D-二聚体升高或呈阳性、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等,根据实验室检查可鉴别两者。
1、按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速度分型
(1)急性型:在数小时或1-2天内发病,临床表现明显,常以出血和休克为主,病情可迅速恶化。
(2)亚急性型:在数天内逐渐形成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常见的原因有死胎稽留。
(3)慢性型:病程长,临床表现较轻,不明显,有时可仅有实验室检查异常。
2、按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代偿情况分型
(1)失代偿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超过生成,患者常有明显的出血和休克。
(2)代偿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与代偿基本保持平衡,临床表现不明显或仅有轻度出血或血栓形成。
(3)过度代偿
高血压患者应选择富含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这些肉类对血管有一定好处。以下是一些推荐:1.鱼类:鱼类富含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和DHA,这些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炎症反应和改善血液流动性。建议每周食用2-3次鱼类,如三文鱼、鳕鱼、金枪鱼等。2.去皮鸡肉:去皮鸡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脂肪含量较低。与其他肉类相比,去皮鸡肉中的脂肪更健康,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保护心血管健康
脚上的血管特别明显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遗传、血管疾病、年龄等。一般而言,脚上的血管特别明显并不一定是健康问题的表现,但如果对此感到担忧或不适,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法来缓解这种情况。首先,要保持适当的体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过重会给脚部增加额外的负担,使得血管更加突显。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并减少血管突显的可能性。其次,穿着合适的鞋子也十分重要。过紧或者不合适的鞋子会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导致血管更加突出。选择合适的鞋子,保持脚部健康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