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血液为低凝状态且存在微循环障碍,可引起广泛性出血及各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少尿、无尿、血尿、昏迷、抽搐、瘀斑、出血等。
典型症状
1、低血压
大量微血栓阻塞微血管,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广泛出血也可引起血容量减少,从而造成低血压,引起休克。
2、少尿、无尿、血尿
肾脏微循环障碍,严重时导致急性肾功能障碍,引发少尿、无尿、血尿。
3、昏迷、抽搐
脑功能障碍可使患者发生昏迷、抽搐。
4、瘀斑
皮肤黏膜出血可表现为瘀斑。
5、出血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尤以子宫阴道出血不止为特点,大量出血且血液不凝固,还可造成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等。病情发展
1、高凝期
此阶段,凝血系统被激活,血液凝固性异常增高,微循环中形成大量微血栓,此期尚无明显出血。
2、消耗性低凝期
由于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在前期被大量消耗,同时可能继发纤溶系统激活,血液处于低凝固状态,此期患者可有明显的出血症状。
3、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患者体内纤溶系统被激活,此期出血更加明显。
并发症
1、代谢性酸中毒
休克时发生的微循环障碍及组织缺氧可使机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2、高钾血症
休克时机体缺血缺氧使能量生成减少,造成细胞内钠泵出减少,导致细胞内钠水潴留,细胞外钾增多,进而可引起高钾血症的发生。
脑血管狭窄属于较为严重的疾病。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狭窄程度、症状表现及对脑功能的影响。若狭窄较轻且无症状或仅轻微头晕、头痛,积极治疗后预后通常较好;但若狭窄严重,可能引发脑梗死、瘫痪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需高度重视并积极治疗。脑血管狭窄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多方面。轻度狭窄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头痛、眩晕、肢体无力、言语障碍、视力问题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治疗,狭窄可能导致急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此外,脑血管狭窄还可能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
血管狭窄一般无法自愈,需通过医疗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控制病情,仅极少数特殊类型,如颈动脉夹层,可能在6个月内自行修复。血管狭窄多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壁炎症或先天性畸形引起,这些病变会持续破坏血管结构,导致管腔逐渐狭窄。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差,且血管壁的增生性改变难以逆转,绝大多数狭窄无法通过自身修复机制恢复原状。若未及时干预,狭窄可能持续加重,甚至引发心梗、脑梗等严重并发症。临床中,仅颈动脉夹层等特殊类型可能实现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