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关节结核、骨软骨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本病表现为行走容易跌倒,单侧脱位跛行,双侧脱位呈“鸭步"步态,走路易疲劳。X线示股骨头无三角形骨碎块,有脱位。
2、髋关节结核
本病好发于15岁以下儿童,早期有隐痛及跛行,有肌肉萎缩,可发生旋转运动障碍。休息体位时疼痛明显,髋部(尤其股三角)肿胀。X线示骨质脱钙。
3、骨软骨炎
本病的病史、髋关节活动受限及肢体短缩等与轻度的先天性髋内翻相似,但X线片上各有特点。骨软骨炎的股骨头无分离现象,头致密扁平,颈粗短。
1、婴幼儿型
此类型是指出生时即有髋内翻,极罕见,常合并其他先天性异常。
2、儿童型
此类型较常见,在幼儿时发病,一般在走路时才被发现。
肱骨内上髁炎有一定自愈可能,尤其症状较轻且能及时休息制动的患者,通过减少前臂过度活动,部分人可在数周或数月内逐渐缓解。肱骨内上髁炎又称“高尔夫球肘”,是因前臂屈肌总腱反复牵拉劳损,导致肱骨内上髁附着处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表现为肘部内侧疼痛、压痛,握物或前臂旋转时加重。轻度炎症时,若能彻底休息,避免提重物、拧毛巾等诱发动作,配合局部热敷或理疗,炎症可逐渐消退。但对于病程较长、症状较重者,自愈可能性较低,需通过康复治疗、局部封闭注射或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少数保守治疗无效者需手术松解粘连组织
血压正常范围是收缩压低于120mmHg且舒张压低于80mmHg,收缩压120-139mmHg和舒张压80-89mmHg为正常高值。目前国际通用标准中,正常血压需同时满足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若收缩压在120-139mmHg和舒张压在80-89mmHg,属于正常高值,提示需关注血压变化。当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时,可诊断为高血压。血压受年龄、情绪、运动等因素影响,测量时需在静息状态下非同日三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排除偶然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