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牙
马牙的症状

出现马牙的患儿,可在患儿的口腔上颚中线或齿龈部位发现黄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颗粒。多数患儿没有不适感,不过由于个体差异,个别患儿可能会出现局部发痒、发胀等暂时不适,可表现为爱摇头、烦躁、咬奶头甚至拒食等。

马牙的危害

如果用力擦拭黏膜或挑破马牙,可能会导致局部感染,若未能及时控制感染,可能会导致患儿发生败血症、脑膜炎等并发症,甚至会危及患儿的生命。

相关解析
冯海桃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西省天脊医院

马牙会疼吗?

一般宝宝刚出生以后在上腭正中线或者是牙龈的部位由上皮细胞堆积或者是粘液腺分泌物堆积而形成的黄白色小颗粒就是马牙,这是宝宝正常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千万不可以挤压,以免引起感染。一般是不会疼的啊。千万不可以用针挑破,如果引起感染了,出现红肿,化脓感染,那就会引起疼痛,而且还容易导致败血症啊。正常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宝宝隐私,一般三到五天左右自己就消失了啊。

观看问答
肖胜伟 主任医师

小儿科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长马牙的症状

马牙也被称作为上皮珠,属于牙板上皮的一些剩余物质。很多宝宝在出生后会发现牙床上有一些像是牙齿一样的物质,通常不会有疼痛感。对于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特别的处理,在孩子三个月左右时就会慢慢的消失,并且不会对宝宝的颌骨发育和牙齿的发育造成影响。家长发现宝宝有马牙的情况,一定不能用毛巾等物品进行擦拭,因为这样很容易对孩子的粘膜造成伤害,使黏膜出现感染,导致一些疾病出现。平时可以给孩子喝些水,适当的补充一些维生素的摄入,并且要保持宝宝的口腔卫生,这样可以帮助马牙尽快消失。

观看语音
疾病相关 更多»
婴儿出牙期是几个月

婴儿出牙期一般在4-10个月,但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早至3个月出牙或晚至12个月出牙都属于正常范围。出牙是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标志着口腔功能逐渐完善。婴儿通常先长出下颌乳中切牙,随后长出上颌乳中切牙,再按照一定顺序萌出其他乳牙,到2岁半时,20颗乳牙基本出齐。出牙过程中,宝宝可能出现流口水增多、牙龈红肿、喜欢咬东西、烦躁不安、睡眠不佳等症状,这是由于出牙刺激牙龈神经和周围组织引起的。家长可通过给宝宝提供干净的磨牙棒、牙胶,或用干净手指轻轻按摩牙龈,缓解不适

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青少年疾病
注意力不集中 青少年抑郁症 考试焦虑 网恋 社交恐惧 青少年心理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