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间隙位置深在、隐蔽,故感染发生时外观表现常不明显,仔细观察可发现颧弓上、下及下颌支后方微肿,有面侧深部的疼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开口受限。患者还可能出现同侧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眼睑水肿等症状。
典型症状
1、上颌磨牙的感染或局麻带入颞下间隙的感染,临床特征常不明显,一般无全身症状。
2、早期局部症状是以上颌骨后分的疼痛为主,在张口时疼痛较明显,可向颞部放射。患侧上颌磨牙区或接近上颌结节的颊侧黏膜皱折可见有炎性水肿。有时可见沿下颌支前缘的黏膜也有充血、水肿,出现炎性浸润硬结及压痛。张口轻度受限。口外可见额骨颧突后方的凹陷变得丰满,甚至在颧弓以上或颞部肿胀。
3、患者自觉在翼外板与下颌支之间有压迫感。张口时下颌微偏向患侧。如果感染波及颧骨后方,也可以引起眼睑水肿或眼不能睁开;感染波及咽侧壁时,可有咽部水肿及吞咽困难。
并发症
1、颞下间隙感染常伴多间隙感染,因此病情一般较严重。病员呈急性病容,体温可达40℃左右。肿胀可同时波及颞部、腮腺嚼肌部,甚至颊部,或整个一侧面部。
2、患者感染可向颅内扩散,导致脑膜炎、脑脓肿等出现,可表现为剧烈头痛、烦躁、呕吐、颈项强直、嗜睡等症状。
3、有海绵窦感染的存在时,患者会出现上、下眼睑水肿,眼球突出及眼球运动障碍等症状。有时患者还可以同时出现脓毒血症的临床表现。
儿童一旦感染诺如病毒,通常在12至48小时内发作,但具体时间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多数集中在24至48小时这一区间。诺如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感染后病毒会在肠道内迅速繁殖。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病毒复制速度可能更快,导致症状出现更迅速。多数儿童在接触病毒后12至48小时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典型症状,部分儿童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性表现。发病初期呕吐症状可能较为剧烈,随后腹泻逐渐加重,大便多为稀水样或糊状,每日排便次数不等
HPV51感染既可能是他人传染所致,也可能与自身免疫力下降导致病毒清除能力减弱有关,但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感染者。HPV51属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其传播的核心机制是病毒通过皮肤或黏膜微小破损侵入人体。性接触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与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时,病毒可直接通过生殖器黏膜接触传播。此外,间接接触传播也不容忽视,若健康者接触了被HPV51污染的物品,如共用浴巾、内衣裤或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均可能引发感染。母婴传播也是重要途径,感染HPV51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病毒可能通过产道传染给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