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在青少年或老年人中如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性感染,或有与患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结合病人的症状及体征,如头部压痛,或出现波动性寒性脓肿,伴低热、盗汗、贫血等表现。颅骨、肺部及骨关节等的影像学检查发现有颅骨破坏或缺损等结核病灶,辅以周围血象中的淋巴细胞增多及血沉加快等实验室检查,诊断多无困难。如再行干酪样物涂片染色镜检查到结核杆菌或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时,则更有助于确诊。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需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化脓性颅骨骨髓炎。
鉴别诊断
颅骨结核与化脓性颅骨骨髓炎鉴别:后者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先有头部伤口感染或头面部疖肿、副鼻窦炎等其他部位的化脓性感染。病初为突然高热伴较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乏力、全身酸痛、精神不振、嗜睡等。局部表现为头皮有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进而形成头皮下脓肿,穿刺可抽出黄色黏稠脓液而无干酪样物,涂片染色镜检及细菌培养可发现葡萄球菌等化脓性细菌而无结核杆菌。慢性窦道中均可经常排出脓液及死骨,但结核性者为灰白色干酪样物,化脓性者为黄色黏稠脓液。颅骨X线平片上均可有骨缺损,其中可有游离死骨。但化脓性者骨缺损的边缘模糊不清,慢性者在骨缺损缘处还可有高密度骨质增生带,或病灶区呈虫蚀状或地图状低密度,而结核性者骨缺损缘则呈穿凿样,边缘较整齐,有时在骨边缘处也可有高密度骨增生带。
结核病一般需2-12周才能通过检测手段发现,部分患者可能数月甚至数年无症状,具体时间因个体免疫状态、感染菌量及检测方法而异。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潜伏期多为4-8周,此时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可能呈阳性,但症状可能不明显。若感染菌量多或毒力强,如接触高浓度飞沫,潜伏期可缩短至2-3周,出现低热、盗汗、咳嗽等症状。而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因免疫力低下,可能在2-4周内快速发病
结核病经过规范治疗,痰菌一般需2-3个月转阴,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延长至6个月甚至更久。结核病转阴时间主要取决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及患者免疫状态。敏感结核菌在联合用药下,2-3个月内可被大量杀灭,痰菌检测转为阴性;同时,免疫系统正常者能更快清除残留细菌。此外,治疗初期强化期的高强度用药可快速抑制细菌繁殖,为转阴奠定基础。耐药结核、合并糖尿病/HIV感染、老年或营养不良患者,因细菌清除难度大或免疫功能低下,转阴时间可能延长至6个月以上,甚至需1-2年持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