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常以寒战、高热为首发表现,还可出现意识障碍、谵妄、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可伴癫痫及颅内压增高表现。
典型症状
1、寒战、高热是大多数脑型疟疾的首发症状,体温可达42℃,少数不发热或体温降低。
2、绝大部分患者有脾大、肝大、不同程度的贫血等全身表现。
3、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反应迟钝、谵妄、昏迷等,多发生于病后2~7天内。
4、部分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等)及癫痫发作,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抽搐或局限性发作或双侧交替发作。
并发症
1、低血糖恶性疟疾患者常并发低血糖,而且预后较差。低血糖可能由疾病本身引起,也可能是奎宁或奎尼丁抗疟治疗的一种副作用。低血糖的临床表现有时不典型,被错当成恶性疟疾本身的临床特点,如出汗、焦虑、意识模糊、昏迷。如果临床上怀疑低血糖,而又不能立即得到血糖测量结果,应立即给予50%葡萄糖进行实验性治疗。如果低血糖确实存在,那么这种实验性治疗会使症状明显改善。
2、酸中毒重症疟疾患者均会出现肾重吸收重碳酸盐障碍。另外,血容量减少和贫血同乳酸酸中毒也有一定关系。代谢性酸中毒既可累及脑,也可不累及。
3、重度贫血贫血是恶性疟疾常见的症状。疟疾是疟原虫对红细胞的感染,贫血是其必然结果。如果贫血特别显著,贫血本身也可看作是重症疟疾的一个诊断标准。
4、肾功能衰竭疟疾患者的肾脏损害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是“急性肾小管坏死综合征”,这种综合征类似于脓毒症时的肾脏损害。肾功能衰竭最常见于无疟疾免疫力的患者。偶见黑尿热。肾衰的患者最初的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多伴有黄疸和乳酸酸中毒,常需立即或早期透析。当疟疾急性阶段过后,如发生肾衰,多为非少尿性肾衰,很少需透析治疗。
5、黑尿热黑尿热临床特点是发热,大量的血管内溶血和血红蛋白尿,在严重的病例会导致急性肾衰。它的确切病因不清楚,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病因能够解释所有黑尿热病例。人们已经知道黑尿热仅发生于热带的疟疾流行区,并且同疟原虫感染,服用奎宁及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有关系,但是这些因素如何导致溶血尚不清楚。以前,黑尿热曾是导致肾衰和疟疾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在已很少见到。
6、黄疸黄疸同肾衰、脑型疟疾、重寄生血症有一定关系,它是由溶血和轻度肝功异常联合作用而引起。患者不会发生伴扑翼样震颤的严重肝功能异常和肝性脑病。血清转氨酶有可能升高。肝功下降有可能导致乳酸酸中毒。
7、肺水肿肺水肿是重症疟疾的严重并发症,常见于孕妇,如果没有机械通气设备,肺水肿常会致死。从临床来看,它类似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虽然液体过量可促进肺水肿,但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压通常是正常的。
8、血流动力学性休克(寒性疟疾)血流动力学性休克是重症疟疾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全身血管张力降低,而心输出量升高或正常。休克通常是在其他严重疟疾并发症基础上发生的,常伴有血浆乳酸水平升高和代谢性酸中毒,预后很差。偶尔伴发细菌性败血症,但血培养通常是无菌的。
9、止血功能异常重症疟疾患者发生出血的危险性增加,特别是当发生多系统功能异常时。鼻出血、牙龈出血甚至更为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都会发生,但危及生命的出血很罕见。疟疾患者血小板减少常见,但血小板很少低于25000/μl,除非伴发特别严重的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通常是正常的。
低血压是指血压偏低,通常值得是收缩压小于90mmHg,舒张压小于60mmHg。低血压如果严重可能会导致脑供血不足,进而引起头疼等症状。对于低血压引起的头疼,吃什么药是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首先,对于低血压引起的头疼,最为重要的是要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适当增加饮水量、适当增加运动量、规律作息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升血压,从而缓解头疼的症状。其次,对于严重低血压引起的头疼,可以考虑适当食用一些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饮品,比如咖啡、茶等。咖啡因可以帮助提升血压,缓解头疼症状
紧张型高血压是一种心理紧张引起的高血压症状,通常在情绪激动、紧张、焦虑或压力大的时候出现。治疗紧张型高血压的方法主要包括心理疏导、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对于紧张型高血压,心理疏导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调节情绪,舒缓压力,从而降低血压水平。此外,生活方式改变也是治疗紧张型高血压的重要手段。包括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减少咖啡因摄入等,这些措施都能够有益于降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