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应尽早治疗,维持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高热患者可选择物理降温,对颅高压患者予以降颅内压治疗,并进行抗病毒以及免疫治疗,降低患者死亡率。急性期治疗
1、对重症及昏迷的患者至关重要,注意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的平衡,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小量输血或给予静脉高营养。
2、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抗惊厥治疗。
3、颅内压增高者及时给予脱水降颅内压治疗。
一般治疗
1、该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性接触传播,亦可通过飞沫传播。应注意隔离治疗。
2、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充足睡眠。
3、注意保证充足的营养,食物应均衡、易消化。
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治疗
(1)阿昔洛韦
对临床疑诊又无条件做病原学检查的病例,可用阿昔洛韦进行诊断性治疗。近年已发现,对阿昔洛韦耐药的HSV株,可使用膦甲酸钠和西多福韦进行治疗。
(2)更昔洛韦
对阿昔洛韦耐药,并有DNA聚合酶改变的HSV突变株,对更昔洛韦易敏感。主要不良反应是肾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并与剂量相关,停药后可恢复。
2、肾上腺皮质激素
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本病尚有争议,但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控制HSE炎症反应和减轻水肿,可用于病情危重、头颅CT见出血性坏死灶以及白细胞和红细胞明显增多者。
汗疱疹并非艾滋病的症状,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并无直接关联。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发的严重免疫缺陷病,而汗疱疹则是一种皮肤湿疹样反应。首先,从病因上看,二者大相径庭。汗疱疹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局部过敏、皮肤癣菌感染、精神压力过大、长时间紫外线照射以及特应性皮炎病史等因素相关。比如,有些人接触了某些金属饰品或洗涤剂后,手部就容易出现汗疱疹。而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致,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症状表现上,两者也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