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核
甲状腺结核的治疗

治疗原则

甲状腺结核患者应积极进行抗结核治疗,进行适当的营养支持,如果患者甲状腺肿大、损害严重,必要时也可通过手术治疗进行相应处理。

一般治疗

叮嘱患者注意休息,适当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必要时给予相应药物,改善患者全身状况。

药物治疗

1、异烟肼

异烟肼是单一抗结核药物中杀菌力特别是早期杀菌力最强者,但单独使用容易发生耐药性,且偶可发生药物性肝炎,因此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2、利福平

对巨噬细胞内外的结核分枝杆菌均有快速杀菌作用。

3、吡嗪酰胺

具有独特的杀菌作用,主要是杀灭巨噬细胞内酸性环境中的B菌群。常见不良反应为高尿酸血症、肝损害、食欲缺乏、关节痛和恶心。

4、乙胺丁醇

通过抑制结核菌RNA合成发挥抗菌作用。常见不良反应有球后视神经炎、过敏反应、药物性皮疹、皮肤黏膜损伤等。

5、链霉素

链霉素对巨噬细胞外碱性环境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有杀菌作用。不良反应主要为耳毒性、共济失调、眩晕、耳鸣、耳聋和肾毒性等,严格掌握使用剂量。

手术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治疗方式。

1、对干酪坏死形成寒性脓肿,脓肿较小者可穿刺抽除脓液,然后在脓腔中注入链霉素,脓肿较大时,可行病灶清除或切开引流。

2、对增生型甲状腺结核,可行一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并同时切除峡部,以防出现气管压迫。

3、有窦道形成,粘连不重周围有结核改变的患者,如无手术禁忌,可行一侧病灶的大块切除。

疾病相关 更多»
甲状腺癌是全切还是半切

甲状腺癌选择全切还是半切需根据肿瘤特征、患者情况及治疗目标综合判断,没有绝对优劣。若肿瘤较小、局限在甲状腺内、无周围组织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且患者年轻或有生育需求,半切可能是合理选择。半切能保留部分甲状腺功能,减少术后需终身服药的概率,但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肿瘤复发迹象。若肿瘤较大、侵犯周围组织、存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或为低分化、未分化癌等高复发风险类型,全切更有利于彻底清除病灶,降低复发风险,但术后需终身服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并可能面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李锟 副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游离甲状腺素
游离甲状腺素

游离甲状腺素是甲状腺素的一种生理活性形式,也是甲状腺功能体外试验的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