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病前可有结核接触史或结核史。慢性起病,先有病变部位疼痛,逐渐出现脊髓症状,在出现脊髓症状的同时有低热、纳差、消瘦、盗汗等。但一部分患者起病较快,呈亚急性过程,出现不完全性截瘫和尿便障碍。
典型症状
1、可有低热、纳差、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
2、脊神经根刺激症状,如神经根痛或无力。
3、感觉障碍呈分散性,不对称甚至节段水平不清楚的感觉障碍。
4、运动障碍出现病变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
5、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即排便功能障碍。
并发症
1、可导致全身性结核,如肺结核、淋巴结结核、腹腔结核等。
2、可并发结核性脑膜脑炎及结核性脊髓蛛网膜炎。
胆囊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不能喝牛奶,而在缓解期且无不适症状时通常可以喝牛奶。胆囊炎急性发作期,胆囊处于炎症充血、水肿状态,胆汁分泌和排出功能受阻。牛奶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消化吸收需要胆汁参与。此时喝牛奶会刺激胆囊收缩,但因胆汁排出不畅,会加重胆囊负担,导致疼痛加剧,还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而在胆囊炎缓解期,患者没有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胆囊功能相对稳定。适量喝牛奶可以补充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对身体有益。不过,也要注意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因为高脂肪的牛奶仍可能刺激胆囊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