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石膏固定、夹板固定、手法复位等,多联合使用。
手术治疗
为了获得良好的前臂旋转功能,避免下尺桡关节紊乱,桡骨骨折要求解剖复位,而盖氏骨折由于肌肉牵拉,难以维持满意复位,且髓内固定难以控制旋转,固定力度较差,故此骨折多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固定。
其他治疗
1、无移位或青枝骨折,下尺桡关节脱位不明显者可使用石膏或超腕夹板进行固定治疗。
2、相对稳定性骨折可进行手法复位,然后用夹板进行固定。
3、对于桡骨横断或短斜形骨折,且复位后不稳定者,可先进行手法复位,在进行闭合穿针固定。
髌骨粉碎性骨折后,患者通常需6-12周才能开始部分负重行走,但完全恢复正常步态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更久,具体时间因骨折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及个体恢复能力而异。髌骨是膝关节伸直的关键结构,粉碎性骨折会破坏其完整性,需通过手术或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稳定骨折端。早期需严格制动以促进骨痂形成,避免骨折移位;6周后复查X光确认骨折愈合情况,若稳定可逐步开始部分负重训练(如拄拐行走),同时配合康复锻炼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完全恢复需等待骨折线消失、肌肉力量及关节功能重建,通常需3-6个月
距骨骨折的伤残评级一般在8-10级,但具体等级需结合骨折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及康复情况,由专业鉴定机构依据相关标准综合评定。如果距骨骨折较轻,经保守治疗后,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未遗留明显功能障碍,可能评定为十级伤残。若骨折较严重,出现粉碎性骨折或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且导致踝关节活动受限,对日常行走等功能有一定影响,可能会评为九级伤残。要是骨折极其严重,引发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严重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可能评定为八级伤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