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伤后可首先尝试进行手法复位及固定,如手法复位难以修复时,需进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疼痛难忍时可遵医嘱使用一些止痛药,如布洛芬。
手术治疗
1、经皮穿针固定
在透视下先将骨折复位,经皮以2枚克氏针通过骨折线交叉固定两个断端,再以另外2枚克氏针通过第1、2掌骨以维持第1掌骨牵引外展位,达到骨折固定及维持张力的效果。一般4-6周后骨折愈合,可拔除克氏针行主动功能锻炼。
2、切开复位内固定
骨折块复位困难时,可考虑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用短臂石膏管形或石膏托,将拇指固定在休息位,5周后拆除石膏,8-10周拔除钢针,开始活动拇指。
其他治疗
骨折发生可首先尝试进行闭合复位:
1、复位时,向外展位牵引拇指,同时向尺、掌侧压迫掌骨基底,骨折极容易复位。但放松牵引后骨折也极容易再脱位。
2、反复操作数次,术者在熟悉复位感觉后,会先于掌骨基底部放一软垫保护,自前臂至拇指近节上一石膏管形,在石膏未凝固前,进行手法整复。
3、术者一旦感觉骨折已复位时,就将拇指外展,掌指关节轻度屈曲位,直到石膏凝固为止。
4、术后拍X线片,若骨折复位满意,制动5周左右,多可愈合。
胎盘低一般需到怀孕28周左右位置才会稳定,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部分孕妇可能持续至分娩前仍存在低置状态。胎盘位置在孕早期和孕中期常因子宫形态变化而动态调整。孕12周前子宫较小,胎盘位置可能偏低;随着孕周增加,子宫下段逐渐拉长,胎盘多会随之上移。多数孕妇在孕16-20周完成初步定位,但约90%的早期胎盘低置状态会在孕晚期自然改善。若28周前发现胎盘低置,通过卧床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垫高臀部等措施,可促进胎盘位置上移
白内障并非必须立即治疗,是否干预需综合视力损害程度、视觉需求及并发症情况判断。若白内障未显著影响视力或日常生活,通常无需手术,定期观察即可;若视力下降至影响工作、生活,或存在其他眼部疾病风险,则建议及时手术治疗。白内障是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引发的光学质量下降,其进展速度个体差异较大。早期白内障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视物模糊,对日常用眼需求影响较小,此时通过调整眼镜度数、优化照明条件或使用防眩光设备等非手术方式,即可满足基本视觉功能,无需急于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