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过患者多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尿常规、自身抗体检测、CT、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等检查结果,可以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支气管哮喘、韦格纳肉芽肿等疾病。
诊断依据
目前公认的诊断标准由1976 年麦克亚当(McAdam)提出,1979年达米亚尼(Damiani)和莱文(Levine)修订。具备下面标准3条以上者可确诊,不需组织学证实;具备1条以上者依据临床表现,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病变累及2个或以上解剖部位,对糖皮质激素和氨苯砜治疗有效者,可确诊。
1、双耳复发性软骨炎。
2、非侵袭性关节炎。
3、鼻软骨炎。
4、眼炎。
5、喉和(或)气管软骨炎。
6、耳蜗和(或)前庭功能受损。
7、软骨组织活检证实有软骨炎或多软骨炎。
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
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气管软骨受累时,临床表现酷似支气管哮喘,复发性多软骨炎可以通过肺部 CT 发现气管狭窄以及壁增厚,病理活检为气管、支气管软骨炎,同时存在鼻软骨炎或(和)结膜炎等肺外表现,有助于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
2、韦格纳肉芽肿(WG)
韦格纳肉芽肿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病变累及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偶尔累及大动脉。主要表现为上下呼吸道坏死性肉芽肿、肾小球肾炎和累及其他器官的血管炎。二者临床表现相似,都可有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以及病变累及部位的局部病变,但可通过自身抗体检测、病理检查结果对二者进行鉴别。
复发性多软骨炎可以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进行治疗,具体用药谨遵医嘱,同时可以配合进行物理治疗,比如小针刀,艾灸等治疗,主要是由于平常不注意保养而导致的复发。平常不要劳累过度,不要吹风受凉,要注意保暖,可以在专业的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运动训练,作业训练等康复功能锻炼。
胆囊萎缩并没有绝对“缩小到多小即算严重”的固定数值标准,但当胆囊长径小于3厘米、前后径小于1厘米,或胆囊几乎完全失去正常形态、仅剩薄层纤维组织时,通常提示病情较严重,需高度重视。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正常成人胆囊长径约7-10厘米,前后径约3-4厘米。当胆囊因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长期刺激发生萎缩时,其储存和浓缩胆汁的能力会显著下降,影响消化功能。若萎缩至上述范围,往往意味着胆囊已失去正常生理功能,且可能伴随胆囊壁增厚、钙化,甚至存在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