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X线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作出临床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排除可以引起相似临床表现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诊断依据
1、指间关节增生性骨关节病的诊断标准
满足诊断标准
(1)+(2、3、4、5)中的任意3条可诊新指间关节增生性骨关节病。
(1)指间关节疼痛、发酸、发僵。
(2)10个指间关节中有骨性膨大的关节≥2个。
(3)远端指间关节骨性膨大≥2个。
(4)掌指关节肿胀<3个。
(5)10个指间关节中有畸形的关节≥1个(10个指间关节为双侧第2、3指远端和近端指间关节,双侧第一腕掌关节)。
2、膝关节增生性骨关节病的诊断标准
满足诊断标准
(1)+(2、3、4、5)中的任意2条可诊断膝关节增生性骨关节病。
(1)近1个月内反复的膝关节疼痛。
(2)X线片(站立位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
(3)年龄≥50岁。
(4)晨僵时间≤30分钟。
(5)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3、髋关节增生性骨关节病的诊断标准
满足诊断标准
(1)+
(2)+
(3)或
(1)+
(3)+
(4),可诊断髋关节增生性骨关节病。
(1)近1个月内反复的髋关节疼痛。
(2)红细胞沉降率≤20mm/h。
(3)X线片示骨赘形成,髂臼边缘增生。
(4)X线片示关节间隙变窄。
4、Kellgren-Lawrence分级
(1)0级:无改变(正常)。
(2)Ⅰ级:轻微骨赘。
(1)Ⅱ级:明显骨赘,但未累及关节间隙。
(2)Ⅲ级:关节间隙中度狭窄。
(3)Ⅳ级:关节间隙明显狭窄,软骨下骨硬化。
5、Outbridge分级
(1)0级:正常。
(2)S级:软骨软化。
(3)Ⅰ级:软骨变软、肿胀、
(4)Ⅱ级:直径<1.3cm的破碎或裂开。
(5)Ⅲ级:直径>1.3cm的破碎或裂开。
(6)软骨下骨裸露。
鉴别诊断
1、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多发生于年轻及中年女性,小关节、多关节肿胀,常伴全身症状,一般不难与本病鉴别。增生性骨关节病结节少有炎症反应,腕关节及掌指关节极少累及为鉴别要点。
2、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多发生于年轻男性,主要症状为下腰背部酸痛,脊柱僵硬,活动受限,髋关节亦常受累。但强直性脊柱炎特征性病变在肌腱、韧带附着端,椎间逐渐骨化以致强直,严重者脊柱的前后纵韧带、棘间韧带均可骨化,使脊柱呈竹节样改变。
1、根据致病因素将增生性骨关节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原发性增生性骨关节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龄、性别、肥胖、职业性过度使用、遗传等因素有关。
(2)继发性增生性骨关节病:因机械性或解剖学异常、炎症性关节病、代谢异常、内分泌异常、神经性缺陷而引起的骨关节炎。
2、根据病理及临床特点可分为全身性、侵蚀性炎症性、弥漫性特发性、快速进展性四种特殊类型。
(1)全身性增生性骨关节病:常发生于绝经期妇女及老年男性。有多数关节受累,预后良好。急性症状缓解后,关节功能仍保持。
(2)侵蚀性炎症性增生性骨关
这是比较常见的关节炎症,也属于关节的老化以及长时间的机械摩擦刺激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关节疼痛。可能你本身病情比较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一般保守治疗可以做中低频疗法,超短波疗法,针灸疗法以及配合营养骨头,润滑关节的药物调理。平时不要负重活动。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患有这两种疾病的人需要格外注意一些生活习惯和饮食。下面来介绍一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规律的生活作息和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非常重要。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其次,饮食也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的。其需要控制摄入的糖分和盐分,避免食用高糖、高盐的食物。建议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以及低脂肪的乳制品和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