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性骨关节病
增生性骨关节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

增生性骨关节病的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疼痛,保护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治疗应个体化,根据不同情况对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

1、改变不良的生活和工作习惯,纠正不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跑、跳、蹲,减少爬楼梯或爬山等。

2、肥胖者注意减肥。

3、适当体育锻炼,注意自身保护。

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1)局部外用药物:局部外用药物可迅速有效缓解关节的轻、中度疼痛,其胃肠道不良反应轻微,但需注意局部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使用各种非甾体类抗炎类药物的凝胶贴膏、乳胶剂、膏剂、贴剂等,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2)全身应用药物:根据给药途径可分为口服药物、针剂以及栓剂,最为常用是口服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肾或肝功能损害、可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2、镇痛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者,可使用非非甾体类抗炎类药物、阿片类镇痛剂、对乙酰氨基酚与阿片类药物的复方制剂。其中,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成瘾性发生率相对较高。

3、关节腔注射药物

关节腔注射药物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1)糖皮质激素:起效迅速,短期缓解疼痛效果显著,但反复多次应用激素会对关节软骨产生不良影响。

(2)玻璃酸钠:可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安全性较高,可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对早、中期骨关节炎患者效果更为明显。

(3)医用几丁糖:可以促进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合成,降低炎症反应,调节软骨细胞代谢;具有黏弹性,缓吸收性,可作为关节液的补充成分,减缓关节炎进展,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功能,适用于早、中期增生性骨关节病患者。

(4)生长因子和富血小板血浆:可改善局部炎症反应,并可参与关节内组织修复及再生。

4、缓解骨关节炎症状的慢作用药物

包括双醋瑞因、氨基葡萄糖等。这些药物有缓解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延缓病程进展的作用。

5、抗焦虑药物

可应用于长期持续疼痛的增生性骨关节病患者,尤其是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不敏感的患者,可在短期内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但应用时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口干、胃肠道反应等。

手术治疗

1、关节软骨修复术

关节软骨修复术采用组织工程及外科手段修复关节表面损伤的透明软骨,主要适用于年轻、活动量大、单处小面积负重区软骨缺损,对增生性骨关节病的老年患者、多处损伤、激素引起坏死等效果较差,包括自体骨软骨移植、软骨细胞移植和微骨折等技术。

2、关节镜清理术

关节镜兼具诊断和治疗的作用,对伴有机械症状的膝关节增生性骨关节病治疗效果较好,如存在游离体、半月板撕裂移位、髌骨轨迹不良、滑膜病变、软骨面不适合等,通过关节镜下摘除游离体、清理半月板碎片及增生的滑膜等,能减轻部分早、中期增生性骨关节病患者症状。

3、截骨术

截骨术多用于膝关节增生性骨关节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关节,通过改变力线来改变关节面的接触面。该方法适合青中年活动量大、力线不佳的单间室病变,膝关节屈曲超过90°、无固定屈曲挛缩畸形、无关节不稳及半脱位、无下肢动静脉严重病变的患者。

4、关节融合术

适用于严重的慢性踝关节、指或趾间关节增生性骨关节病且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5、人工关节置换术

适用于终末期增生性骨关节病。

物理治疗

1、物理治疗

主要是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达到减轻关节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常用方法包括水疗、冷疗、热疗、经皮神经电刺激、按摩、针灸等。

2、行动辅助

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行动辅助器械,如手杖、拐杖、助行器、关节支具等,也可选择平底、厚实、柔软、宽松的鞋具辅助行走。

其他治疗

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式实行运动疗法,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从而达到减轻疼痛,改善和维持关节功能,保持关节活动度,延缓疾病进程的目的。包括低强度有氧运动、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及关节功能训练。

相关解析
王军 副主任医师

骨科 鞍山市中心医院

增生性骨关节病怎么治啊

增生性骨关节病可以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水疗、热敷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病情的程度比较严重,可以采取关节软骨修复术、关节镜清理术进行治疗。增生性骨关节病通常是存在不正确的坐姿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身体过度肥胖导致的。在平时生活中,要多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有效吗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发热原因。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如果发热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或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当艾滋病患者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因为抗生素能够针对细菌进行杀菌或抑菌,从而控制感染并缓解发热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热若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引起的,如病毒血症期,或是由机会性感染引起,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

李晖 主任医师
艾滋病核酸检测窗口期是多久

艾滋病核酸检测的窗口期通常为7-14天,即感染后7天左右部分人可检出病毒核酸,14天内绝大多数感染者能被准确检测到。相比抗体检测,核酸检测能更早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先在局部淋巴结大量复制,随后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核酸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病毒RNA来判断感染,其窗口期较短是因为病毒复制速度快,通常在感染后1周左右血液中病毒载量即可达到检测下限。但个体差异可能导致部分人病毒复制延迟,因此医学上通常以14天作为保守窗口期上限,确保检测准确性

李晖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办公室人群
颈椎病 干眼症 前列腺增生 脱发 胃病 肥胖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
腰痛
腰肌劳损 强直性脊柱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骨质增生 胸腰椎骨折 腰椎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