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后肌综合征
旋后肌综合征的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早期宜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急性期患肢适当制动,避免前臂做过度的旋转动作。还可进行局部封闭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无法忍受疼痛者或疼痛影响患者睡眠者可使用此类药物,有消炎、止痛功能。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2、封闭疗法

可用复方倍他米松加利多卡因在肱桡关节下外侧压痛点明显并产生向前臂外侧放射痛处行痛点封闭治疗。

手术治疗

如出现明显的神经卡压症状,经非手术治疗症状无改善或局部可触及明显包块者,经临床检查和肌电图检查,确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卡压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主要是将旋后肌腱弓卡压骨间背侧神经处切开,使神经充分解压。若探查发现有占位性病变,应同时予以切除。

中医治疗

使用中药时,应辨证施治。

(1)瘀滞证:有急性损伤史,肘外侧及前臂近端伸肌群处疼痛、肿胀、灼热、活动痛甚,压痛或触及有肿物。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或弦细。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用和营止痛汤等。

(2)虚寒证:有反复多次劳损史,肘外侧及前臂近端伸肌群处轻度肿胀、疼痛、压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手背麻木,手指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活血止痛、温经通络,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

其他治疗

还可由专业医生进行手法治疗。

1、痛点外筋法

于疼痛部位,术者将拇指放置筋结之上,深压着骨,稳力分筋2-3次。可重复1次。

2、屈肘旋转法

术者左掌托患肘,右手握患腕,屈肘旋前、旋后各20次,可重复1次。

3、捏拿伸肌法

术者双手拇指置患臂掌侧,四指置患臂桡骨掌面,依次自上而下捏拿旋后肌、指总伸肌、小指固有伸肌、拇长伸肌、拇短伸肌、拇长展肌等伸肌群,手法用力要均匀,使患臂感到轻松自如。

4、捋顺法

术者一只手握患肢手部,另一只手以手掌着力于患肢,做上下方向来回捋顺,以透热为度,起到捋顺筋脉、通经活血、缓解软组织痉挛的功效。

相关解析
王军 副主任医师

骨科 鞍山市中心医院

旋后肌综合征怎么治啊

旋后肌综合症主要通过保守或者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比如患者是在疾病的早期,可以通过局部的固定或者冷敷、口服抗炎类药物的方式来缓解神经部位的压迫状态。针对于疾病比较严重的,可以通过手术切断神经或者肌腱移位的方式来缓解身体部位的不适感。患者在疾病恢复期间避免从事重体力的活动,多休息。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多人感染甲流后出现面瘫

多人感染甲流后出现面瘫,主要是因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及病毒直接侵袭,影响了面神经的正常功能。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一方面,病毒可直接侵犯面神经,导致神经炎症、水肿,影响神经传导功能,造成面神经支配区域的肌肉运动障碍。另一方面,人体免疫系统在对抗甲流病毒时,可能出现免疫紊乱,产生的免疫细胞和抗体在攻击病毒的同时,错误地攻击面神经组织,引发自身免疫性炎症,使面神经受损

周香雪 副主任医师
餐后血糖20严重吗

餐后血糖20mmol/L是严重的。无论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还是普通人,这一数值都远超正常范围(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mmol/L),意味着血糖代谢出现严重异常,可能引发急性并发症和长期健康风险。短期内,如此高的血糖水平会导致渗透性利尿,使患者出现多尿、口渴、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高血糖综合征,表现为恶心呕吐、呼吸深快、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若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孕妇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范围

孕妇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范围为小于6.7mmol/L。孕期孕妇体内激素变化,会拮抗胰岛素作用,降低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影响血糖调节。若餐后两小时血糖超正常范围,会增加巨大儿风险,因高血糖经胎盘刺激胎儿胰岛细胞,促其分泌过多胰岛素,使胎儿躯体过度发育。还可能引发胎儿生长受限,胎盘血管病变影响胎儿营养供应。同时,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等风险也会增加。若餐后两小时血糖低于正常范围,提示可能营养不良,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导致生长缓慢或低体重儿,还可能使孕妇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危及母婴安全

高羽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办公室人群
颈椎病 干眼症 前列腺增生 脱发 胃病 肥胖症
甲状腺
甲状腺结节 甲亢 甲减 甲状腺肿大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