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肩部的疼痛及无力,尤其在进行上举或外展活动时,疼痛会加重;有时患者在进行肩部活动时,可感觉到肩关节被“物”卡住而不能继续上举;部分患者存在疼痛弧征,即在上举患臂在一定角度范围时,出现疼痛或症状加重。病情发展
肩峰下撞击征是一种慢性损害过程,其病理改变可分为3期。
1、第1期(水肿出血期)
水肿出血期是肩部撞击症的最早损害期。由于肩关节过多外展活动,使肩峰下组织遭受连续撞击和磨损。肩峰下滑囊和肩袖组织水肿、出血。通常不发生肩袖的明显撕裂。
2、第2期(纤维变性及肌腱滑膜炎期)
早期病变后,由于撞击症损害的累积,肩峰上、下滑囊及肩袖组织呈纤维变性并增厚。此时病人症状越来越明显。
3、第3期(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和骨性改变期)
随着进一步的撞击磨损,肩袖和肱二头肌长头腱退行性变加剧,导致肩袖部分或大部撕裂,严重者可发生冈上肌腱或肱二头肌长头腱病理性断裂。由于肩袖组织遭受损害,肩袖对肱骨头的稳定作用减弱,当肩关节外展活动时,肱骨头可上移使肩峰下间隙变小,肱骨头与肩峰间撞击更加剧,久之使骨结构发生改变。肩峰前下部、肱骨大结节发生硬化、增生或囊性变,肱骨颈上可出现切迹。
并发症
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盂肱关节不稳定、肩锁关节骨性关节病等并发症。
患者可以多食用香蕉,柿子,大枣桂圆,荔枝等温补的水果。还需要注意肩部不能过度的受力。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是由于肩峰长了骨刺,造成尖峰的组织受到压迫产生了撞击感。长骨刺后,会对人体肩袖造成磨损,破坏,损伤等,患者会表现为,举手困难,胳膊抬起时出现疼痛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