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株型骨折

什么是残株型骨折?

  • 发病部位:全身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骨外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
  • 注意事项:
什么是残株型骨折?

残株型骨折属于跟骨骨折的一类,指的是涉及距骰、跟距关节的纵向骨折,患病群体以成年男性为主,大多是因高空坠落使足部着地、足跟受到垂直撞击引起,也有部分是因击打、挤压导致。患者除了有明显的骨折外,还可能出现脊椎骨折,头、胸、腹等部位损伤,但此类损伤很容易被忽视,从而遗留隐性疾病。

相关医生 更多»
李劼若

李劼若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关节外科与运动医学中心

擅长: 各种运动创伤和骨关节炎、髌股关节不稳、各种肌腱腱病、跟痛症等的诊治。

相关医院 更多»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电话:043185612222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71号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电话:0108832666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电话:010-82266699(总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本院);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党校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育新花园小区(第二门诊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9号(海淀院区)

天津市天津医院
天津市天津医院

电话:60911000、609130...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30021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电话:027-85726114(总机...

地址:本部: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西院: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大道58号;肿瘤中心:武汉市江汉区邬家墩156号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电话:0731-85295999,0...

地址:本院: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五官科楼:韶山北路168号(湖南大剧院对面)

相关文章 更多»
残株型骨折如何检查
残株型骨折如何检查

残株型骨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骨折类型,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来...

残株型骨折的预防方法
残株型骨折的预防方法

残株型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骨折类型,通常发生在长骨的末端。这...

残株型骨折如何诊断
残株型骨折如何诊断

残株型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骨折类型,通常需要进行准确的诊断以...

疾病相关 更多»
髌骨粉碎性骨折多久才能走路

髌骨粉碎性骨折后,患者通常需6-12周才能开始部分负重行走,但完全恢复正常步态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更久,具体时间因骨折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及个体恢复能力而异。髌骨是膝关节伸直的关键结构,粉碎性骨折会破坏其完整性,需通过手术或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稳定骨折端。早期需严格制动以促进骨痂形成,避免骨折移位;6周后复查X光确认骨折愈合情况,若稳定可逐步开始部分负重训练(如拄拐行走),同时配合康复锻炼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完全恢复需等待骨折线消失、肌肉力量及关节功能重建,通常需3-6个月

陈镇秋 主任医师
距骨骨折能评几级伤残

距骨骨折的伤残评级一般在8-10级,但具体等级需结合骨折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及康复情况,由专业鉴定机构依据相关标准综合评定。如果距骨骨折较轻,经保守治疗后,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未遗留明显功能障碍,可能评定为十级伤残。若骨折较严重,出现粉碎性骨折或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且导致踝关节活动受限,对日常行走等功能有一定影响,可能会评为九级伤残。要是骨折极其严重,引发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严重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可能评定为八级伤残

许树才 主任医师
摔伤不红不肿就是疼是骨折吗

摔伤不红不肿就是疼,如果疼痛剧烈、活动受限且伴随骨擦音或骨擦感,可能是骨折;如果疼痛较轻、活动基本正常且无其他骨折特征,则可能不是骨折。当摔伤后出现剧烈疼痛,尤其是特定部位(如关节、骨骼突出处)的疼痛,且活动时疼痛加剧,甚至无法活动受伤部位,同时可能伴随骨擦音或骨擦感,这些症状高度提示可能发生了骨折。即使表面没有红肿,也不能排除骨折的可能性,因为骨折初期可能仅表现为疼痛和功能障碍

陈镇秋 主任医师
胳膊骨折算几级伤残鉴定

胳膊骨折后的伤残等级不能一概而论,通常可能被评定为十级伤残,但严重程度不同,等级会有所变化,需专业机构依据具体情况评定。在常见的伤残鉴定标准中,若胳膊骨折较轻,经治疗后愈合良好,没有留下功能障碍或仅有轻度功能障碍,一般会被评为十级伤残。比如骨折部位对位对线良好,通过保守治疗或简单固定后,胳膊能恢复基本活动,仅在一些精细动作或特定角度活动时稍有受限。但要是骨折情况较为严重,像粉碎性骨折、骨折累及关节面导致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上肢部分功能丧失,可能被评定为九级伤残

吕海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办公室人群
颈椎病 干眼症 前列腺增生 脱发 胃病 肥胖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
腰痛
腰肌劳损 强直性脊柱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骨质增生 胸腰椎骨折 腰椎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