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骨纹状肥大

什么是肢骨纹状肥大?

  • 发病部位:四肢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骨外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关节肿痛、关节僵直、肢体肿胀
  • 注意事项:
什么是肢骨纹状肥大?

肢骨纹状肥大又叫做骨熔烛样病、Leri骨质硬化症蜡烛骨等,属于较为罕见的特殊局限性骨质增生,通过X片观察类似熔蜡沿骨干流下,是先天性发育畸形的一类。此类疾病没有遗传性质,患者大多从儿童时期开始发病,男女发病率相似,多数只侵犯单肢,并且下肢发病较上肢高,随着年龄增长,疼痛会逐渐加重。

肢骨纹状肥大的病因

肢骨纹状肥大的发生是LEDM3基因的功能丧失性突变导致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错误的基因在表达时导致了骨的发育异常,从而发生了肢骨纹状肥大。

查看更多»
肢骨纹状肥大的症状

该疾病多累及四肢管状骨,并多侵犯一侧肢体,从肢体近端开始,慢慢向远端延伸。临床上以疼痛为常见,还可表现关节活动受限、肢体缩短等症状,部分病变表面皮肤局限性增厚,伴色素的异常沉着。晚期会出现关节的畸形,...

查看更多»
肢骨纹状肥大的治疗

治疗原则目前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均不能阻止肢骨纹状肥大的发展,治疗主要以缓解疼痛及恢复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双膦酸盐类等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常用药物有布洛芬、吲哚美...

查看更多»
肢骨纹状肥大该怎么办 更多»

这是一种少见的形状特殊的局限性骨质增生,一般多发于下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的骨头畸形,一般在儿童时就能发现。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活动时疼痛感很强,严重会对关节活动产生影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如果活动受限或者运动时疼痛难忍,必须要去专业正规医院做矫形手术。

相关医生 更多»
李劼若

李劼若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关节外科与运动医学中心

擅长: 各种运动创伤和骨关节炎、髌股关节不稳、各种肌腱腱病、跟痛症等的诊治。

相关医院 更多»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电话:043185612222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71号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电话:031188603000

地址:石家庄市自强路139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电话:0288555133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电话:021-64369181(总机...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600号(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 环湖西三路222号(东院)

天津市天津医院
天津市天津医院

电话:60911000、609130...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30021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电话:0731-85295999,0...

地址:本院: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五官科楼:韶山北路168号(湖南大剧院对面)

疾病相关 更多»
梨状肌综合征是单侧还是双侧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许树才 主任医师
小唇肥大可以不管它吗

小唇肥大若不影响功能与心理,可以暂时不处理,但若伴随不适或心理困扰,建议及时干预。小唇肥大是否需要处理,需结合生理、心理及功能三方面综合判断。生理上,若肥大未引发摩擦疼痛、行走困难、性交不适或反复感染,且无排尿异常,则属于正常解剖变异,无需特殊治疗。心理层面,若患者因外观差异产生焦虑、自卑或社交障碍,即使无生理症状,也可考虑通过医学手段改善。功能方面,若肥大导致日常活动受限或影响性生活质量,则需积极干预

黄志权 主任医师
鼻甲肥大还能缩小吗

鼻甲肥大在轻度炎症或过敏反应导致的水肿型肥大时通常能缩小;若因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鼻甲骨质增生、纤维化等结构性改变,则难以自然缩小。当鼻甲肥大由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引发时,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状态,通过规范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抗组胺药,或配合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减轻炎症反应,使肿胀的鼻甲逐渐回缩。此外,避免接触过敏原、改善环境湿度等辅助措施也能促进恢复。若鼻甲肥大持续超过3个月,且出现鼻塞加重、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可能已发展为慢性肥厚性鼻炎

杨海弟 主任医师
腺样体肥大70%吃药能缩小

腺样体肥大堵塞70%时,吃药能否缩小需结合患者症状和药物反应综合判断,部分患者可通过药物缩小腺样体,但若症状严重或药物无效则需手术干预。腺样体肥大堵塞70%意味着腺样体已占据后鼻孔的大部分空间,可能引发张口呼吸、睡眠打鼾、反复中耳炎或鼻窦炎等症状。对于症状较轻或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案

杨海弟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办公室人群
颈椎病 干眼症 前列腺增生 脱发 胃病 肥胖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
腰痛
腰肌劳损 强直性脊柱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骨质增生 胸腰椎骨折 腰椎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