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主要表现为膝前疼痛和轻度跛行,跑步、上楼或骑车蹬踏时疼痛加重,休息时则减轻。急性发作时起跳、落地皆痛。伸膝和跪地时疼痛。
典型症状
1、髌骨后方,尤其是髌骨内后方的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2、有些患者也可表现为腘窝(膝关节后方的弯曲部位)部位的疼痛。
3、任何需股四头肌强烈收缩的运动,诸如下蹲,上、下楼梯,骑自行车上坡等都能加重疼痛。
4、髌骨不稳定是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的又一种常见临床表现。临床检查有时可以引出骸骨脱位或半脱位。
5、很多患者膝前有摩擦感,上楼梯或从椅子起立时尤为明显,有的甚至有交锁症状(关节处于某个位置时,无法进行屈伸活动)。
并发症
少年发病者可在成人后发生高位髌骨。
髌骨骨折一般需要静养6-8周,但具体恢复时间取决于骨折类型、治疗方式和个体差异。无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通常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约需6周左右达到临床愈合。这期间需要严格避免负重活动,但可进行适度的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以防止肌肉萎缩。移位明显的骨折往往需要手术内固定治疗,术后恢复时间可能延长至8-12周,具体取决于骨折复位情况和内固定稳定性。特殊情况下,老年患者或合并骨质疏松者愈合时间可能延长。糖尿病患者因微循环障碍,骨折愈合速度通常较慢。儿童因骨骼生长活跃,恢复时间可能比成人缩短1-2周
轻微骨裂10天一般不建议上班,此时尚未完全愈合。骨裂后10天骨折断端刚形成纤维性骨痂,骨骼稳定性差,无论是体力劳动需肢体负重,还是久坐工作日常活动,都可能牵拉、挤压伤处,导致骨痂断裂、错位,引发疼痛肿胀加剧,严重影响愈合进程。并且个体恢复速度虽受年龄、营养、健康状况影响,但即便恢复能力强,10天也难以达到正常工作所需的愈合程度。建议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待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后再考虑复工,以免因过早工作引发并发症,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