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部位以中下1/3较多见,患者主要表现为外伤后局部剧烈疼痛、肿胀、肢体畸形、异常活动。开放性骨折还可伴有创伤性、出血性休克表现。
典型症状
1、伤肢疼痛并出现肿胀、畸形等,骨折端多有重叠、成角、旋转移位。
2、但若挫伤严重,血运不良,可发生皮肤坏死,骨外露发生感染。
3、较大暴力的碾挫、绞轧伤可有大面积皮肤剥脱,肌肉撕裂和骨折端裸露。
并发症
1、筋膜间隙综合征
小腿部骨折或肌肉等软组织损伤,发生血肿、反应性水肿,使筋膜间隙内压力增高时,可以造成血循环障碍,形成筋膜间隙综合征。患者表现为腿部疼痛明显,被动伸、屈各趾时疼痛加剧。如症状持续发展未及时处理,可以发生间隙内肌群缺血挛缩,可形成爪形足。
2、感染
胫骨开放骨折,清创后行钢板内固定者,感染率最高,其原因是开放骨折,软组织已有损伤,再行6孔以上钢板固定,剥离骨膜软组织太多,又破坏了供养胫骨折处的血供,因而感染率高。胫骨前内为皮下骨,一旦感染,伤口露出内固定和骨面,可长达1年至数年不愈。
3、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1)延迟愈合:这是胫骨骨折常见的并发症,一般成人胫骨骨折20周尚未愈合者,即属延迟愈合。虽然大部分病例继续固定骨折仍可愈合,但延长固定时间,可以加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增加病废程度,处理不当便可形成不愈合。
(2)不愈合:胫骨折不愈合即X线片可见骨折端有明显的硬化现象,两骨折端虽有骨痂存在,但无骨性连接,临床体征有局部压痛,负重痛或异常活动等。开放伤合并感染是不愈合的重要原因。此外,处理不当,如过度牵引,外固定不确实或内固定应用不当,亦可造成不愈合。
(3)畸形愈合:骨折在非正常解剖位置上愈合并影响或潜在影响功能者,称为畸形愈合。如发生内翻、外翻、成角等,可使患者骨骼的外观、步态出现异常。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截骨矫形。
经腓骨完全断裂,以后最佳的治疗办法就是进行手术治疗,进行手术复位内固定,可以达到解剖复位的效果,另外术后要制动休息,口服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术后要加强换药预防控制,局部皮肤的感染发生,定期进行骨折部位复查,看看骨折愈合的情况。
骶骨骨折的自愈时间因个体差异、骨折类型及严重程度而异,一般来说,轻微的骶骨骨折可能需要数周到3个月来自愈;而严重的、位移明显的骶骨骨折,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超过6个月,且有时需要医疗干预以促进愈合。对于轻微的骶骨骨折,如裂纹骨折或无明显位移的骨折,患者通常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佩戴骨盆带、局部冷敷与热敷交替等方法来促进骨折的愈合。由于这类骨折未对骶骨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且周围组织血液供应相对丰富,因此自愈时间相对较短,一般需要数周到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