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胫腓骨骨干骨折的治疗目的是矫正成角、旋转畸形,恢复胫骨上、下关节面的平行关系,恢复肢体长度,恢复小腿的承重功能。应根据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程度选择外固定或开放复位内固定。无移位的胫腓骨干骨折采用石膏固定。有移位的横形或短斜形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药物治疗
疼痛较难忍受时,可适当使用止痛药,如布洛芬。
手术治疗
1、交锁髓内钉固定术
(1)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最常用方法。可根据骨折的性质和复位的难易程度选择采取闭合复位、有限切开复位及完全切开复位。
(2)胫骨交锁髓内钉操作简单、固定确切,术后多不需要石膏固定,可以早期进行膝、踝关节的功能康复锻炼,大大减少了膝、踝关节粘连僵硬等并发症。并有利于肿胀消退、防止深静脉栓塞,还大大方便了术后换药与护理。患者可以早期下地活动,有效提高了生活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
2、接骨板固定术
对于近端或远端的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不确切,可选用接骨板固定。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有普通接骨板、加压接骨板、有限接触加压接骨板、LISS接骨板以及各种解剖接骨板和锁定接骨板。可根据条件与临床需要选择应用。
3、外固定架
(1)用于皮肤严重损伤的胫腓骨骨折。
(2)外固定架可使骨折得到确切固定,并便于观察和处理软组织的损伤,尤其适用于小腿有烧伤或脱套伤的创面处理。外固定架的一优点是膝、踝关节运动不受影响,甚至可以带支架离床活动。外固定支架可以作为临时固定,也可转化为确定性治疗。
(3)与内固定相比较,外固定支架固定并不足够牢固,存在钉道感染的可能,并不作为常规治疗手段。条件许可时应改为内固定。
4、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小腿开放性骨折,首先应彻底清创,力争创口迅速愈合,使开放性骨折转变为闭合骨折。清创术后,由于软组织的挫伤肿胀,闭合伤口困难者,可做减张缝合、局部皮瓣、转移皮瓣等。软组织条件好者,也可做游离植皮。
物理治疗
对延迟愈合的病例,可采用电刺激疗法、用电磁场脉冲或直流电,利用电流的不同频率及波形,改变骨折部电位差,可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目的。
其他治疗
部分较轻的患者,可采用石膏或小板进行外固定治疗。石膏固定的优点是可以按肢体的轮廓进行塑型,固定确实。
1、单纯胫骨干骨折
单纯胫骨干骨折由于有完整腓骨的支撑,多不发生明显移位,用石膏固定10周 - 12周后可下地活动。
2、单纯腓骨干骨折
单纯腓骨干骨折若不伴有上、下胫腓联合分离,亦不需特殊治疗。为减少下地活动时疼痛,用石膏固定3周-4周。
3、注意事项
(1)若石膏包扎过紧,可造成肢体缺血甚至发生坏死;包扎过松或肿胀消退,肌肉萎缩可使石膏松动,骨折必将发生移位。
(2)固定期中要随时观察,包扎过紧应及时剖开,发生松动应及时更换。
经腓骨完全断裂,以后最佳的治疗办法就是进行手术治疗,进行手术复位内固定,可以达到解剖复位的效果,另外术后要制动休息,口服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术后要加强换药预防控制,局部皮肤的感染发生,定期进行骨折部位复查,看看骨折愈合的情况。
骶骨骨折的自愈时间因个体差异、骨折类型及严重程度而异,一般来说,轻微的骶骨骨折可能需要数周到3个月来自愈;而严重的、位移明显的骶骨骨折,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超过6个月,且有时需要医疗干预以促进愈合。对于轻微的骶骨骨折,如裂纹骨折或无明显位移的骨折,患者通常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佩戴骨盆带、局部冷敷与热敷交替等方法来促进骨折的愈合。由于这类骨折未对骶骨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且周围组织血液供应相对丰富,因此自愈时间相对较短,一般需要数周到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