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椎体畸形
半椎体畸形的治疗

治疗原则

半椎体畸形主要通过手术来防止侧凸畸形的进展,避免代偿凸侧的加重及相关躯干失衡的发生,尽可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若根据X线预料到将来的脊柱弯曲畸形不会发展到严重程度,也可采用支具外固定的方法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主要通过手术来防止侧凸畸形的进展,避免代偿凸侧的加重及相关躯干失衡的发生。手术方式包括半椎体切除术、植骨融合术、凸侧骨骺阻滞术、截骨术等。

1、半椎体切除术

(1)手术时机:半椎体畸形导致脊柱生长不平衡。脊柱为了保持平衡,会在半椎体所形成的畸形段上下发生代偿性变化,随着病程的推移将发生结构性变化。因此,早期的手术介入不仅能防止神经受累,而且能在脊柱出现结构性代偿前,最大限度地纠正畸形。目前有学者通过长期地观察和随访,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为应在本病在未发展至严重畸形,代偿性侧后凸无结构性改变,尚能达到局部短节段矫形和良好效果的前提下,待患儿年龄稍大时进行手术。这样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因此建议在患者在2-5岁行小儿半椎体切除术。

(2)手术方法:在患者全身麻醉的状态下,医生会根据手术方式选择体位。一般包括前路半椎体切除、矫形固定;前路切除半椎体、后路矫形固定;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矫形固定三种术式。医生会根据半椎体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入口位置,切除半椎体、相邻椎体的软骨终板、残留的部分椎弓根等周围结构,最后加压固定。由于脊柱的最终矫正效果要靠良好的骨性融合来维持,因此在脊柱侧凸矫正固定后,医生会行植骨融合以增加脊柱的稳定性。但植入的碎骨块有可能移位压迫脊髓,必须对脊髓加以保护。所以医生一般用明胶海绵保护切除部位较小的骨间隙,用钛网保护比较大的骨间隙。

2、植骨融合术

对于小儿或青少年半椎体畸形患者,为避免或减缓脊柱畸形的发生与发展,可对脊柱的凸侧一至数节先行植骨融合术,以中止该节段的生长。但为避免矫枉过正,开始时不宜融合过多,且需密切观察。

3、凸侧骨骺阻滞术

已发展为严重脊柱侧凸(伴或不伴旋转)畸形的患者,应按脊柱侧凸行手术治疗,一般采用凸侧骨骺阻滞术。本术式的治疗原理是通过抑制侧弯凸侧的生长,使凹侧继续生长,从而达到矫形的目的。因此,凹侧是否有正常的生长能力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有文献报道,凸侧骨骺阻滞术可减缓侧凸的发展速度,但矫形效果有限。因此,该方法只适用于5岁以下、无明显前凸或后凸、畸形为多发的轻度到中度的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

4、截骨术

若患者发展为严重驼背畸形,且影响基本生活者,医生会建议行截骨术治疗。根据畸形的特点(如锐角畸形、长弧状畸形等)选择不同的截骨方式。但截骨术中容易影响脊髓的血液供应,出现出血量多、神经和脊髓损伤的风险,因此技术要求很高。

其他治疗

支具外固定:如在X线正位片上见到在脊柱的两侧各有1个半椎体,且两节半椎体的节段距离较近,则可以预料到将来的脊柱弯曲畸形不会发展到严重的程度,因此可采用支具外固定的方法,不急于早做手术。支具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在脊柱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时,通过被动限制或施加矫形力,阻止或延缓侧凸的进展,使侧凸在经历生长发育期后仍处于可接受的度数范围内。所以支具不适合骨骼发育成熟的患者。支具治疗本身不能“治愈”畸形,只能阻止或延缓畸形进展,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关解析
王军 副主任医师

骨科 鞍山市中心医院

半椎体畸形必须手术吗

半椎体畸形一般是不需要手术,但是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考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做手术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大型医院,有专业的医生来操作,能够减少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在做完手术之后还要注意合理的饮食,以清淡的食物为主,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

观看问答
陆斌 主任医师

关节骨科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半椎体畸形必须手术吗

一般这种畸形是不需要进行手术的,需要进行一个全脊柱的检查,有的人是两个半椎体可以形成一个相互稳定的脊柱结构,这样的话就不用进行手术治疗了。但是,如果患者半椎体存在严重的问题,影响了脊柱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对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通过一些保守的治疗手段也不能够缓解,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但是患者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治疗,手术之后也应该要防止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

观看语音
疾病相关 更多»
胎儿胼胝体缺失的原因

胼胝体是连接大脑左右半球的重要白质束,负责协调大脑两侧的信息传递和功能整合。如果胎儿的胼胝体缺失或发育不全,就会出现胼胝体缺失症,这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导致胎儿胼胝体缺失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有一些研究表明,以下因素可能与胼胝体缺失的发生有关:1.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胼胝体缺失。例如,一些与神经发育相关的基因异常,如NFIA、NKX2-1等,可能会增加胼胝体缺失的风险

江燕萍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办公室人群
颈椎病 干眼症 前列腺增生 脱发 胃病 肥胖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
腰痛
腰肌劳损 强直性脊柱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骨质增生 胸腰椎骨折 腰椎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