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症状
急性纵隔炎患者可有相应的病史,通常起病急骤,全身毒血症状十分明显,表现为高热、寒战、烦躁不安、胸骨后疼痛、气短或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继发于食管疾病者常有下咽不适或疼痛;下行性急性纵隔炎常伴有原发感染灶的症状,如咽痛不适等。
并发症
1、纵隔内除各种脏器外为疏松的结缔组织,感染常迅速蔓延,易于累及邻近脏器,如感染的脓液可破入胸膜腔,引起脓胸、脓气胸。
2、病变累及其他器官则可引起各器官的相应症状。
(1)肺动脉受压引起肺动脉压增高。
(2)累及肺静脉可导致肺血管瘀血,出现咯血。
(3)压迫膈神经引起膈肌麻痹。
(4)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
(5)若脓肿压迫气管可产生高音调性质的咳嗽、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发绀。
胆囊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不能喝牛奶,而在缓解期且无不适症状时通常可以喝牛奶。胆囊炎急性发作期,胆囊处于炎症充血、水肿状态,胆汁分泌和排出功能受阻。牛奶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消化吸收需要胆汁参与。此时喝牛奶会刺激胆囊收缩,但因胆汁排出不畅,会加重胆囊负担,导致疼痛加剧,还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而在胆囊炎缓解期,患者没有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胆囊功能相对稳定。适量喝牛奶可以补充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对身体有益。不过,也要注意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因为高脂肪的牛奶仍可能刺激胆囊收缩
急性胆囊炎的恢复时间通常在1-2周,非复杂性急性胆囊炎经及时规范治疗,1周左右症状可明显缓解;而病情复杂或出现并发症者,恢复时间可能延长至2周甚至更久。一、非复杂性急性胆囊炎:病情严重程度是影响恢复时间的关键因素。单纯性急性胆囊炎,炎症局限、未出现穿孔、坏疽等并发症,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使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联合甲硝唑抗感染治疗,多数患者可较快控制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