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脂性肺炎的诊断应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典型的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X线胸片、肺部CT、痰液检查、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等检查结果作出诊断。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肺癌、肺结核、细菌性肺炎等疾病。
诊断依据
1、病史
外源性类脂性肺炎为接触油脂的历史,或具有吸入的风险,内源性类脂性肺炎患者存在呼吸系统及全身性疾病。
2、临床表现
出现咳嗽、咯血、胸痛、胸闷、 气促及发热(多为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
3、体格检查
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呼吸急促、肺部听诊呈浊音,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或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和干湿啰音或捻发音。
4、辅助检查
(1)痰液标本中出现含脂质巨噬细胞。
(2)肺组织病理活检为本病确诊的“金标准”。
鉴别诊断
1、肺癌并肺内转移
类脂性肺疾病患者肺部CT检查可表现为肺部肿块影。影像学表现与肺癌很难鉴别。但肺癌形成的肿块一般呈软组织密度,且病变发展较快,肺组织病理可见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上皮标志物阳性可相鉴别。
2、肺多发炎性假瘤
CT肿块影像较为相似。但其症状多较轻,CT检查多为均匀显著高度强化,病灶多位于肺外围,贴近胸膜,肺组织病理见炎性肉芽肿形成、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有助于鉴别。
3、多发性结核瘤
咳嗽、低热、胸痛、气促、盗汗等症状与类脂质性肺炎相似。但本病多发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边缘多清晰,钙化一般较多且呈层状或爆米花状,常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病理见干酪样坏死、结核肉芽肿形成、抗酸染色阳性有助于鉴别。
4、肺低分化腺癌
在临床和影像学上与胆固醇性肺炎鉴别相当困难甚至是不可能。镜下显示为肺泡Ⅱ型上皮增生,肺泡腔组织细胞充填,形成假腺样,腺癌上皮标记阳性可相鉴别。
5、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
镜下肿瘤呈微息肉样充盈肺泡腔,肺泡间隔保存,上皮存在,瘤细胞分布在红染的间质中,与胆固醇性肺炎非常相似,但后者可见原始血管腔,CD31(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和CD34(白细胞分化抗原34)阳性。
6、细菌性肺炎
咳嗽、低热、胸痛等症状与类脂性肺炎相似,影像学肺实变影也相似。痰液检查及肺组织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基于病因可分为:
1、外源性类脂性肺炎
因吸入植物性、动物性或矿物性油类物质所致。又分为急性和慢性。
(1)急性外源性类脂性肺炎:主要与误吸有关,常见误吸物为含烃化合物,常见为汽油、柴油等。
(2)慢性外源性类脂性肺炎:是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吸入脂类物质所引起,如长期应用油性滴鼻剂,肠梗阻及长期便秘使用液体石蜡等,尤其是经常睡前或卧位使用此类物质时更易发生,通常起病隐匿。
2、内源性类脂性肺炎
多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症。
肺炎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而心衰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组织器官血液供应不足的病症。肺炎与心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肺炎可能会导致心脏负担增加,这是因为肺炎引起了肺部病变,使得肺部通气功能下降,从而导致了肺循环的阻力增加。这种情况下,心脏为了弥补肺部的功能下降,需要加大泵血的力度,这样就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增加,甚至引发心衰。此外,患者在感染期间常常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也会使心脏的负担增加,从而增加心衰的风险
当两岁四个月的小孩出现肺炎时,如果耽搁了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后果:1.呼吸问题:肺炎会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导致呼吸困难、急促或浅快。耽搁治疗可能使呼吸困难加重,影响氧气的摄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2.并发症:延误治疗可能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如胸腔积液、肺脓肿、脓胸等。这些并发症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治疗方法,如胸腔穿刺或手术。3.心脏负担:严重的肺炎可能对心脏造成负担,导致心率加快、心脏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