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外源性类脂性肺炎的治疗目的为缓解症状,并促进矿物油的排除,防止油类物质对肺脏的进一步损伤。治疗常采用咳嗽锻炼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内源性类脂质肺炎为达到缓解症状甚至根除疾病的目的,治疗以治疗原发病和手术切除为主。
一般治疗
1、促进油类物质的排出
患者需进行咳嗽锻炼,同时进行机械排痰、体位引流、拍背促咳等,必要时尽早行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减少脂类物质对肺组织的持续性损害。
2、避免持续暴露及支持治疗
氧疗、呼吸支持、治疗合并症等。
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1)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肺内的炎症反应,降低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肺内渗出。此外还能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对油脂类物质吸入后导致的上皮损伤、肺泡炎症渗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等病理生理环节均有阻抑作用,可防治肺不张及肺纤维化改变。
(2)但激素在外源性类脂性肺炎的应用多为个案报道,目前仍存在较多的争议。因此激素的使用仍应慎重并强调个体化治疗。常用药物如甲强龙、醋酸泼尼松等。
2、抗感染治疗
类脂性肺炎常合并细菌感染,对于有白细胞升高或降钙素原增高的患者,考虑存在继发细菌感染,常用有头孢美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
手术治疗
1、外源性类脂性肺炎长期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如反复感染、肺脓肿形成,可行局部肺叶切除术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
2、内源性脂质性肺炎以手术切除局部肺叶为主,尤其是与肺癌难以区分的。
肺炎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而心衰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组织器官血液供应不足的病症。肺炎与心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肺炎可能会导致心脏负担增加,这是因为肺炎引起了肺部病变,使得肺部通气功能下降,从而导致了肺循环的阻力增加。这种情况下,心脏为了弥补肺部的功能下降,需要加大泵血的力度,这样就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增加,甚至引发心衰。此外,患者在感染期间常常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也会使心脏的负担增加,从而增加心衰的风险
当两岁四个月的小孩出现肺炎时,如果耽搁了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后果:1.呼吸问题:肺炎会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导致呼吸困难、急促或浅快。耽搁治疗可能使呼吸困难加重,影响氧气的摄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2.并发症:延误治疗可能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如胸腔积液、肺脓肿、脓胸等。这些并发症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治疗方法,如胸腔穿刺或手术。3.心脏负担:严重的肺炎可能对心脏造成负担,导致心率加快、心脏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