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二硫化碳中毒主要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及精神症状,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谵妄、昏迷等症状。慢性二硫化碳中毒主要损害神经及心血管系统,出现以中枢及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其他器官也可累及。
典型症状
1、急性二硫化碳中毒
急性二硫化碳中毒呈麻醉样作用,多见于生产事故。患者可出现头痛、眩晕、乏力、恶心、呕吐、哭笑无常、癔症样发作,甚至谵妄、昏迷,可因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2、 慢性二硫化碳中毒
(1)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长期密切接触低浓度二硫化碳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乏力、记忆力减退、易激动、情感障碍等症状,伴有自主神经紊乱,如心悸、手心多汗、性功能减退等。
(2)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周围神经系统是二硫化碳中毒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多发性神经病是慢性二硫化碳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四肢远端麻木,下肢无力,腓肠肌疼痛。重度中毒患者呈现运动障碍,行走困难、四肢远端肌肉萎缩、跟腱反射消失。
(3)视觉系统损害:长期接触二硫化碳的患者,可出现眼底形态学改变,灶性出血,渗出性改变、视神经萎缩、球后视神经炎、微血管动脉瘤和血管硬化。
(4)生殖系统损害:男性患者可发生睾丸萎缩,精子生成减少,精子数量减少,异常精子增多。女性患者可出现月经失调,月经周期异常,排卵功能障碍,流产或先兆流产等。
(5)心血管系统损害:职业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二硫化碳接触者冠心病死亡率、心绞痛及高血压发病率比对比组增高,提示二硫化碳接触可能与如上疾病存在关联。
并发症
1、脑水肿
脑水肿是指脑内水分增加、导致脑容积增大的病理现象,是脑组织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急性二硫化碳中毒会造成脑微循环障碍,导致脑代谢紊乱、脑水肿。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二硫化碳能抑制血浆中的脂蛋白酶和脂质清除因子活性,导致脂蛋白和脂类代谢紊乱,导致动脉硬化,促使冠心病发作。
3、睾丸萎缩
睾丸萎缩是指男子睾丸缩小痿软的一种病证,以一侧或双侧睾丸萎缩,睾丸既小又软为特征,此症大多数可引起不育。二硫化碳可能通过损伤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以及睾丸的结构功能等导致生殖毒性。
吃二甲双胍后,多数患者血糖可在1-4周内逐步下降,具体时间因个体对药物敏感性、病情严重程度及用药剂量而异,通常需持续用药2-3周才能观察到较明显的降糖效果。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与个体差异密切相关。对药物敏感者,用药后1-2周内肝脏糖输出减少、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即可开始下降;而对药物不敏感者,可能需要2-4周甚至更长时间,通过逐步调整剂量才能达到稳定降糖效果。用药初期需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若4周后血糖仍未达标,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日常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漏服或自行停药,同时注意预防低血糖
二型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多数情况下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管理可控制病情,而放任不管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二型糖尿病主要因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引起,目前医学上尚无根治方法,需长期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控制血糖。若血糖长期失控,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但早期患者若能严格管理血糖,部分人可通过强化生活方式使血糖长期达标,进入“临床缓解”状态,但这并不等同于治愈,仍需持续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