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患者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接触史、临床表现(头痛、呕吐、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血和尿中毒物分析等)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有机磷农药中毒、乙型脑炎、急性胃炎等疾病。
鉴别诊断
1、有机磷农药中毒
从作用机理而言,两者皆可导致患者体内的乙酰胆碱蓄积、胆碱酯酶活性下降,因此两者症状相似,根据患者的症状难以将两者进行鉴别。但依据患者服用的农药瓶上的成分表可进行初步鉴别,必要时可用阿托品试验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
2、乙型脑炎
为乙脑病毒感染所引起,起病急骤,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表现类似。但乙型脑炎患者发病后体温会急剧升高,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这点可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相鉴别,必要时可行病原学检查帮助鉴别诊断。
3、急性胃炎
表现为急性发生的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轻度中毒时症状难以区别。但急性胃炎一般有暴饮暴食、饮酒、食用不洁食品、刺激性食物相关,医生会通过询问患者详细病史进行鉴别诊断。
1、根据病因可分为生产性中毒和非生产性中毒。
2、根据中毒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和重度中毒。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至80U/L一般不严重,多数情况下与短期、可逆的生理或轻症病理因素相关,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或简单干预可恢复,但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是否需进一步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0U/L不严重,主要因其升高幅度未达急性肝损伤的典型范围。常见原因包括:检测前熬夜、剧烈运动、饮酒或高脂饮食,这些行为会短暂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导致酶释放入血;轻度脂肪肝,因肝细胞内脂肪堆积引发轻微炎症,但尚未造成肝纤维化;服用某些药物的初期,肝脏需适应药物代谢,可能出现一过性酶升高,通常停药或减量后即可恢复
水银中毒不能自愈,其毒性会持续损害神经系统、肾脏等器官,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不可逆损伤甚至危及生命,需通过专业治疗降低体内汞含量并修复损伤。水银中毒的毒性作用与汞的化学形态、暴露剂量及时间密切相关。金属汞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在体内转化为有毒的二价汞离子,沉积于脑、肾等器官,破坏细胞结构并干扰代谢;有机汞则更易穿透血脑屏障,直接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人体内存在两种胆碱酯酶,一种是乙酰胆碱酯酶,另一种是血清胆碱酯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