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患者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接触史、临床表现(头痛、呕吐、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血和尿中毒物分析等)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有机磷农药中毒、乙型脑炎、急性胃炎等疾病。
鉴别诊断
1、有机磷农药中毒
从作用机理而言,两者皆可导致患者体内的乙酰胆碱蓄积、胆碱酯酶活性下降,因此两者症状相似,根据患者的症状难以将两者进行鉴别。但依据患者服用的农药瓶上的成分表可进行初步鉴别,必要时可用阿托品试验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
2、乙型脑炎
为乙脑病毒感染所引起,起病急骤,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表现类似。但乙型脑炎患者发病后体温会急剧升高,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这点可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相鉴别,必要时可行病原学检查帮助鉴别诊断。
3、急性胃炎
表现为急性发生的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轻度中毒时症状难以区别。但急性胃炎一般有暴饮暴食、饮酒、食用不洁食品、刺激性食物相关,医生会通过询问患者详细病史进行鉴别诊断。
1、根据病因可分为生产性中毒和非生产性中毒。
2、根据中毒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和重度中毒。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一般不是激素药,它属于治疗骨关节炎的常用药物,作用机制与激素不同。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一般不是激素药,是因为其有效成分是氨基葡萄糖,它是人体关节软骨基质中合成蛋白聚糖所必需的重要成分。氨基葡萄糖能刺激软骨细胞产生有正常多聚体结构的蛋白多糖,提高软骨细胞的修复能力,抑制损伤软骨的酶如胶原酶和磷脂酶A2的活性,还可防止损伤细胞的超氧化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延缓骨关节疼痛的病理过程和疾病的进程,改善关节活动,缓解疼痛,并非通过激素的调节机制发挥作用
是的,孕妇退烧药首选乙酰氨基酚。在孕期出现发热时,用药需充分考虑胎儿安全性,而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广泛认可的孕期退热镇痛药物。多项临床研究和权威指南均表明,在推荐剂量下使用乙酰氨基酚,不会增加胎儿畸形、流产或其他妊娠并发症的风险,且能有效缓解发热、头痛等不适症状。一般建议孕妇体温≥38.5℃或出现明显不适时使用,单次剂量为500-1000毫克,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4000毫克,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24小时内不可超量
人体内存在两种胆碱酯酶,一种是乙酰胆碱酯酶,另一种是血清胆碱酯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