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原则为清除毒物、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及对症、支持疗法。使患者体内的残存毒物及毒物引起的效应得以清除,改善患者的预后,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对症治疗
1、当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脑水肿时应使用糖皮质激素稳定细胞膜,有利于防止细胞内液体外渗加重水肿,并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减轻水肿。
2、出现电解质紊乱者,应酌情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适当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4、对呼吸困难者加强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5、严重中毒可用少量激素,以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改善症状。
6、应用保护心、肝、肾的药物,大量维生素C治疗。
7、接触性皮炎患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患处,并可服抗过敏药物。
8、烦躁、惊厥者,应用西泮类药,降低患者脑细胞的耗氧量。急性期治疗
1、清除毒物
(1)迅速将中毒患者搬离现场,除去污染衣物,用稀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液彻底清洗被污染皮肤,注意保温。
(2)洗胃及导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遇碱分解,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反复多次清除胃内毒物。洗胃完毕后从胃管注入50%硫酸镁导泻,进一步清除体内残存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2、当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应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
药物治疗
1、胆碱能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可以减轻患者由于中毒而产生的乙酰胆碱蓄积效应,减轻患者中毒症状,常用药物有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2、胆碱酯酶复能剂
主要针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的乙西合剂中毒,此类患者中毒会导致胆碱酯酶活性下降,主要药品包括双复磷和氯磷定。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至80U/L一般不严重,多数情况下与短期、可逆的生理或轻症病理因素相关,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或简单干预可恢复,但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是否需进一步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0U/L不严重,主要因其升高幅度未达急性肝损伤的典型范围。常见原因包括:检测前熬夜、剧烈运动、饮酒或高脂饮食,这些行为会短暂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导致酶释放入血;轻度脂肪肝,因肝细胞内脂肪堆积引发轻微炎症,但尚未造成肝纤维化;服用某些药物的初期,肝脏需适应药物代谢,可能出现一过性酶升高,通常停药或减量后即可恢复
水银中毒不能自愈,其毒性会持续损害神经系统、肾脏等器官,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不可逆损伤甚至危及生命,需通过专业治疗降低体内汞含量并修复损伤。水银中毒的毒性作用与汞的化学形态、暴露剂量及时间密切相关。金属汞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在体内转化为有毒的二价汞离子,沉积于脑、肾等器官,破坏细胞结构并干扰代谢;有机汞则更易穿透血脑屏障,直接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人体内存在两种胆碱酯酶,一种是乙酰胆碱酯酶,另一种是血清胆碱酯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