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中毒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目的为清除毒物,缓解症状。治疗本病可采用早期催吐、洗胃、活性炭吸附和导泻,同时应尽早解毒剂治疗。此外,还需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对症治疗

服药24小时后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主要采取静脉补液,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防止低血糖,有出血倾向者应用维生素K1。此外,还应积极治疗肝性脑病和脑水肿等多器官功能损害。急性期治疗

1、清除毒物

(1)催吐:对于清醒的患者,催吐仍为目前常见的清除毒物方法之一,尤其是小儿中毒患者。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目前不建议使用催吐。

(2)洗胃:洗胃为经消化道摄入中毒清除毒物方法之一,原则为越早越好,一般建议在服毒后4-6小时内洗胃,但如果患者就诊时已超过6小时,酌情仍可考虑洗胃。

(3)吸附剂:活性炭是一种安全有效、能够降低从胃肠道吸收入血的毒物水平的清除剂。一般不用活性炭灌胃。

(4)导泻:也为目前常用的清除毒物的方法之一,不推荐单独使用导泻药物清理急性中毒患者的肠道。

2、解毒治疗

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特效解毒剂,在中毒后10小时内给药能有效预防肝损害的发生,16小时后效果较差,24小时后无效。

药物治疗

可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治疗。

其他治疗

血液净化是指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清除某些致病物或毒物,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医疗技术,常用方法有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早期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药物,特别适宜于有肝肾功能损害者。

相关解析
朱冰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解救方法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解热镇痛抗炎药,如果服用过大会引起中毒症状,例如恶心和呕吐、腹痛腹泻、出汗和厌食等可持续24小时。也可能有肝功能受损、肝肿大或黄疸,严重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如果中毒时间短可以立即进行催吐或洗胃口服活性炭吸附治疗。如果服用过量的缓释制剂或肠溶片,可考虑全肠道清洗等方法,同时应用特效解毒药乙酰半胱氨酸治疗。

观看语音
疾病相关 更多»
七白饮对肝病的危害

七白饮本身对正常肝脏无直接危害,但过量饮用或特殊体质者可能会引起代谢负担加重、药物相互作用风险或过敏反应,间接影响肝脏健康。1.代谢负担加重七白饮中的茯苓、白术等成分需经肝脏代谢,短期适量饮用通常安全。但若长期过量饮用,可能增加肝脏解毒负担,尤其是对已有肝病或肝功能不全者,可能加重肝细胞损伤,导致转氨酶升高。2.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若患者正在服用抗凝药、降糖药或免疫抑制剂等,七白饮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干扰药物代谢,影响药效或增加肝脏毒性

李红梅 主任医师
小儿咽扁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可以一起吃吗

小儿咽扁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通常可以一起服用,但必须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决定。小儿咽扁颗粒是中成药,主要成分含金银花、桔梗等,具有清热利咽、解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引起的咽喉肿痛。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复方西药,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主要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流鼻涕等症状。两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针对的症状不同,且无明确药物相互作用禁忌,理论上可联合使用以缓解感冒伴随的咽喉疼痛。但需注意,儿童用药需谨慎

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
牛黄对肝脏损害极大吗

牛黄合理使用时对肝脏损害较小,但长期大量服用或使用劣质牛黄可能增加肝脏负担,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牛黄是传统中药,正常剂量下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一般不会对肝脏造成明显损害。但劣质牛黄可能掺杂有毒物质或重金属,服用后可能损伤肝细胞。对于肝功能不全者、孕妇及婴幼儿,牛黄的苦寒之性可能加重肝脏虚弱状态或引发不良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总结来说,牛黄在合理剂量下使用通常不会对肝脏造成极大损害,但长期过量或误用劣质牛黄可能存在肝损伤风险,特殊人群应谨慎服用。

黄汉超 主任医师
白芨对肾的危害极大

白芨在正常剂量下使用对肾脏的直接危害较小,但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增加肾脏代谢负担,存在潜在损伤风险。白芨作为中药材,其性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然而,其代谢产物需通过肝脏分解和肾脏排泄。若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因代谢产物蓄积导致肾脏超负荷运转,进而引发肾功能异常。尤其对于已有肾脏疾病或代谢功能较弱的人群,这种风险更为显著。此外,白芨的收敛作用可能干扰凝血功能,与抗凝药物联用时可能增加出血或血栓风险,间接影响肾脏血流灌注

曾科学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中毒
马钱子中毒 吗啡类药物中毒 阿片类药物中毒 半夏中毒 苯海拉明中毒 吡唑酮类中毒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