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二甲酯中毒

什么是硫酸二甲酯中毒?

  • 发病部位:全身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急诊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呕吐、发绀、出血、泡沫痰
  • 注意事项:
什么是硫酸二甲酯中毒?

硫酸二甲酯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微带洋葱臭味,有剧毒,常用于制药、染料和香料等工业,本品主要经吸入中毒,对眼、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对皮肤有强腐蚀作用,还可损害肝、肾及心肌等,可引起急性结膜炎、角膜炎、咽喉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应迅速脱离现场,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症予以治疗。

硫酸二甲酯中毒怎么治 更多»
硫酸二甲酯中毒怎么治
00:00 00:00

硫酸二甲酯是高毒类化学品,一旦引起中毒,主要会导致上呼吸道、眼睛部位出现症状,可出现角膜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等,伴有流泪、咳嗽、胸闷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表现。治疗方面,要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给予吸氧,生理盐水清洗眼部,同时应用解痉化痰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应早期使用,有助于病情持续稳定改善,需要足够的躺卧休息,观察恢复稳定情况。

相关医生 更多»
栗全英

栗全英 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急诊科

擅长: 内科急诊的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的诊疗及康复。

相关医院 更多»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电话:020-83827812(总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106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电话:0288555133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电话:010-114(预约挂号),0...

地址:院本部: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南路8号;京西院区: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5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电话:0571-87783777(总...

地址:解放路院区:浙江杭州市解放路88号;滨江院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江虹路1511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电话:0531-114(查号)

地址: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电话: 医院总机:0371-6691...

地址:河医院区:郑州市建设东路1号;郑东院区: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中环路与龙翔七街交叉口郑州大学一附院东区

疾病相关 更多»
肠胃炎会不会导致便血?二者有何关联?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肠胃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类😣,很多患者及家属会对其症状表现格外关注,其中就包括是否会出现便血情况。这不仅关乎对病情的判断,更影响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接下来,我为大家详细阐述肠胃炎与便血之间的关联。在病情处于轻度阶段时,肠胃炎主要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此时,肠道黏膜的损伤程度相对较轻,仅仅表现为轻度的充血、水肿,尚未累及到血管层面,所以通常不会出现便血的情况。患者的腹泻症状一般呈现为稀便或软便,排便次数虽有所增加,但不会夹杂血液

布小玲 副主任医师
必看!氨酚羟考酮片,是否归属第二类精神药品?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氨酚羟考酮片,它到底是不是第二类精神药品呢?🤔💡首先,要明确的是,氨酚羟考酮片确实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这类药品具有依赖性和耐受性,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患者的情绪进行调节。而氨酚羟考酮片作为复方制剂,每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羟考酮,其中羟考酮为半合成的纯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成瘾性。😓📝因此,为了加强对这类药品的管理,防止其被非法使用和滥用,根据国家相关药品管理规定,将含有羟考酮成分的氨酚羟考酮片列为第二类精神药品

徐莉萍 主任医师
二丁颗粒功效揭秘:去火还是消炎?

在日常的用药咨询中,不少人对二丁颗粒的功效存在疑问❓,搞清楚它究竟是去火的还是消炎的,有助于大家精准用药,让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守护自身健康💖。下面就来详细剖析二丁颗粒的药用特性:实际上,二丁颗粒既可以去火,也可以消炎。首先,二丁颗粒有显著的去火作用🔥。中医理论里,人体出现火热之证,像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情况时,二丁颗粒中的药材能清泄体内热毒,缓解因上火引发的不适,减轻烦躁😫、口干😋、口苦😖等相关症状,调节身体的热象状态🌡️

李敏 主任医师
切开的火龙果,第二天还能否下肚?

🌈火龙果作为一种备受大家喜爱的水果,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有时候我们切开一个🍎火龙果却没能一次吃完,这时就会面临一个疑问:这切开了的火龙果放到第二天,到底还能不能继续吃呢?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保存的环境,到🍓火龙果自身的状态变化,都关乎着它第二天是否依然适宜食用。接下来,咱们就一同深入探究一下。☀️如果火龙果切开后在常温下放置了一夜,第二天通常不建议再吃了

曾青山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中毒
马钱子中毒 吗啡类药物中毒 阿片类药物中毒 半夏中毒 苯海拉明中毒 吡唑酮类中毒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