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汞中毒
小儿汞中毒的治疗

治疗原则

小儿汞中毒应进行驱汞治疗,并对患者症状进行对症处理。急性中毒患者需立即脱离中毒环境,经消化道中毒者可能还需进行洗胃、导泻等处理。

对症治疗

1、口腔炎可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或过氧化氢液含漱,做好口腔护理。

2、眼部沾染用硼酸溶液冲洗。

3、皮肤损害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湿敷或二巯丙磺钠油膏。

4、可根据症状予以吸氧、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改善病情。急性期治疗

1、口服汞化合物引起的急性中毒患儿,迅速给服生蛋清或奶类、豆浆等,使蛋白质与汞结合,减少毒物吸收并减轻局部刺激,然后用温水洗胃,将毒物洗出。也可选择碳酸氢钠溶液等洗胃,酌情选择硫酸钠或硫酸镁导泻。

2、吸入性汞中毒应立刻脱离中毒环境,严重吸入性汞中毒患儿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但仅用于有机汞中毒患儿。

3、若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以抢救肾衰竭为主,驱汞治疗暂缓。驱汞可加重肾脏负担,加重肾衰,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药物治疗

1、驱汞治疗

(1)二巯丙磺钠:可选二巯丙磺钠作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常见副作用有头晕、头痛、恶心、食欲减退、无力等,偶尔出现腹痛或低钾血症,少数患者出现皮疹,个别发生全身过敏性反应或剥脱性皮炎。

(2)二巯丁二钠:二硫丙磺钠过敏的患者可用二巯丁二钠肌内注射。常见不良反应有口臭、头痛、恶心、乏力、四肢酸痛等,可于数小时内自行消失。

(3)二巯丁二酸:二巯丁二酸也可用于祛汞治疗,可用于治疗急慢性汞中毒。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昏、头痛、四肢无力、口臭、恶心、腹痛、少数患者有皮疹。

(4)D-青霉胺:口服驱汞药物。不良反应多为胃肠道功能紊乱,味觉减退、中等程度的血小板计数减少。

2、疼痛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选择普鲁卡因、己酮可可碱等药物缓解患者疼痛症状,请以医嘱为准。

3、呋塞米

必要时可使用呋塞米帮助汞通过尿液排出,是否选择请以医嘱为准。

相关解析
何文 副主任医师

儿科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小儿汞中毒吃什么药呢?

你家孩子这种情况,应该是属于慢性汞中毒引起的症状,所以建议你们最好及时的送孩子到二甲或者三甲医院就诊急诊科的医生,医生做一下相关具体检查以后,好及时的对症处理。因为汞中毒会引起人体各个脏器和系统的损伤。情况比较危重,需要及时尽早的处理。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小儿腹股沟疝气手术最佳时间

小儿腹股沟疝气手术的最佳时间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小儿腹股沟疝气在6个月以内,且疝囊较小、未发生嵌顿等紧急情况,可先观察并定期复查,因为此阶段存在自愈的可能。然而,若疝囊较大、经常突出,或孩子有明显不适感,手术则应考虑在6个月至1岁之间进行。6个月以内的小儿腹壁肌肉尚在发育中,随着身体生长,腹壁强度可能逐渐增强,疝气有可能自行消失。但6个月之后,自愈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1岁左右的孩子对手术的耐受性相对较好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甲醛中毒多久会得白血病

甲醛中毒并不会直接导致白血病,但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甲醛环境中可能会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这一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暴露时间、浓度以及个体体质差异等。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常见于新装修的房屋、家具、装修材料等中。长期接触或吸入甲醛,可能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包括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的影响。虽然甲醛中毒与白血病之间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多项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甲醛环境下的人群,其患白血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小儿多囊肾怎么治疗

小儿多囊肾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肾脏中出现多个囊肿。这些囊肿会逐渐增大,影响肾脏的功能,并可能导致并发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定期监测: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肾功能检查等,以监测囊肿的大小和肾脏功能的变化。2.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多囊肾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控制血压可以减缓肾脏疾病的进展。医生可能会开具降压药物,并建议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3.饮食调整:患者可能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黄东生 主任医师
青菜炒胡萝卜会中毒吗

青菜炒胡萝卜不会中毒。青菜和胡萝卜都是日常饮食中常见的蔬菜,它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青菜富含维生素C、叶酸、钙、铁等,能够帮助身体排毒、增强免疫力;而胡萝卜则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等,有助于保护视力、维持皮肤健康。而且,在烹饪中,青菜和胡萝卜可以搭配烹饪,营养价值更是相得益彰。青菜炒胡萝卜能够搭配出美味可口的菜品,且不会导致中毒。然而,在烹饪蔬菜时,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细节,以避免其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在烹饪青菜时,需要彻底清洗,避免残留农药或杂质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于永超 主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中毒
马钱子中毒 吗啡类药物中毒 阿片类药物中毒 半夏中毒 苯海拉明中毒 吡唑酮类中毒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