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中毒

什么是阿司匹林中毒?

  • 发病部位:血液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急诊科,心血管内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呼吸困难、发热、脱水、抽搐
  • 注意事项:
什么是阿司匹林中毒?

阿司匹林又叫做水杨酸,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阿司匹林中毒就是水杨酸中毒,当患者一次或多次大量服用水杨酸类药物时就容易中毒。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恶心呕吐、腹痛、头痛、耳鸣耳聋以及视觉障碍。严重时还会形成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出现血尿、蛋白尿和尿毒症。

阿司匹林中毒是怎么回事? 更多»

在临床上,阿司匹林中毒,往往是短时间内吃了大量的阿司匹林引起的中毒表现。服用大量的阿司匹林可以引起血小板不聚集,病人出现鼻子出血,牙龈出血便血尿血的问题。因此一旦阿司匹林中毒以后,需要尽快把病人送到医院进行洗胃处理,然后综合对症支持治疗,重点关注病人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这一点在临床上很多人容易忽略,因此需要注意。

相关医生 更多»
栗全英

栗全英 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急诊科

擅长: 内科急诊的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的诊疗及康复。

相关医院 更多»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电话:0106529611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中日友好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电话:010-84205566(总机...

地址:朝阳区樱花东路2号(本部);朝阳区双泉堡甲2号(西区舰船院区);北京市朝阳区文学馆路47号(北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电话:010-114(预约挂号),0...

地址:院本部: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南路8号;京西院区: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5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电话:0571-87783777(总...

地址:解放路院区:浙江杭州市解放路88号;滨江院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江虹路1511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电话:0531-114(查号)

地址: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电话: 医院总机:0371-6691...

地址:河医院区:郑州市建设东路1号;郑东院区: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中环路与龙翔七街交叉口郑州大学一附院东区

疾病相关 更多»
水银中毒能自愈吗

水银中毒不能自愈,其毒性会持续损害神经系统、肾脏等器官,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不可逆损伤甚至危及生命,需通过专业治疗降低体内汞含量并修复损伤。水银中毒的毒性作用与汞的化学形态、暴露剂量及时间密切相关。金属汞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在体内转化为有毒的二价汞离子,沉积于脑、肾等器官,破坏细胞结构并干扰代谢;有机汞则更易穿透血脑屏障,直接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王艺东 主任医师
四季豆中毒能自愈吗

四季豆中毒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但若症状严重或延误处理,也可能需要医疗干预,具体取决于中毒程度和个体反应。四季豆中毒主要因其中含有的皂素和植物血凝素未被彻底加热破坏,食用后引发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人可能伴随头晕、乏力。轻度中毒者,若摄入量少且体质较好,通过催吐、多喝水促进毒素代谢,症状通常在1-3天内自行缓解;若中毒症状严重或出现呕血、剧烈腹痛,需及时就医输液、纠正电解质失衡,避免病情恶化。此外,烹饪时彻底煮熟四季豆可有效预防中毒

布小玲 副主任医师
阿司匹林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最好

阿司匹林早上吃或晚上吃均可,没有绝对的最佳时间,需结合个人情况与治疗目的综合判断。1、早晨服用的优势:早晨6-10点血液黏稠度较高,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此时服用阿司匹林可顺应人体晨间血小板活性升高的生理特点,有助于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存在晨峰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更为适用。2、晚上服用的优势:人体在夜间血液流速相对较慢,血小板更容易聚集,晚上服用阿司匹林能更好地应对这种夜间的生理变化,对预防夜间可能出现的心脑血管事件有一定帮助,且胃肠敏感者夜间服药可能减轻消化道不适

刘丽娟 副主任医师
铝镁匹林片和阿司匹林哪个效果好

铝镁匹林片与阿司匹林疗效各异,选择时需紧密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及身体状况,并严格遵循医生的专业判断与建议。铝镁匹林片作为复方制剂,融合了阿司匹林与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成分。它不仅保留了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解热镇痛、抗炎的效用,更增添了保护胃黏膜的功能,尤其适合对阿司匹林胃肠道反应敏感的患者。但需注意,铝镁匹林片并非人人适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有消化道溃疡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阿司匹林,作为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赵士超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中毒
马钱子中毒 吗啡类药物中毒 阿片类药物中毒 半夏中毒 苯海拉明中毒 吡唑酮类中毒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