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囊肿和肝脓肿是两个不一样的疾病,但是这两个病中间也可以混合在一起,即肝囊肿里面合并有感染,它就会导致肝脓肿。所以在临床上要鉴别肝囊肿和肝脓肿,也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检查,比如病人有发烧、肝区疼痛,查血白细胞升高这种情况再通过无创的B超、CT或者核磁共振,则检查就可以发现鉴别是肝囊肿还是肝脓肿。一般肝囊肿很少合并有感染,就是发热等症状。从影像学来看,一般的肝囊肿是无规则暗区,超声提示无回声暗区,囊壁是比较光整的。肝脓肿一般是混合型回声暗区,里面可能有脓液。
肝胆胰外科 铜陵市人民医院
肝脓肿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者是大肠杆菌等感染,导致症状会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重,会向右肩部及后背部放射。会出现发热甚至高热寒战的症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系统症状,发热会反复进行容易引起感染中毒性休克有死亡风险。肝脏增强ct,是诊断肝脓肿的有效方式之一,可能会表现为肝脓肿内有分隔形成需要注意。
囊肿在临床上见的比较多且无症状的基本都是先天性的;而脓肿可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或细菌感染引起。在超声区别特点有:1、脓肿边缘不规则,壁厚而模糊界限不清,囊肿壁薄,边界清晰;2、早期脓肿可见血流信号而囊肿无血流;3、同为液性暗区,囊肿透声佳。这个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不难。
这样的病症如果是已经痊愈了,那病后体虚得需要进行调理一下,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戒烟戒酒,充足的睡眠和平和的心态,是养病的关键,需要注意调摄,如果气血有点不足的,可以服用一些中药来补益气血,加快身体康复,可以服用十全大补丸这个药物。
脾虚一般建议先治肝再调脾,中医认为肝与脾关系密切,肝气郁结或肝火过旺易克制脾土,导致脾虚加重,因此需先疏肝理气,再重点健脾以恢复运化功能。中医五行理论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为正常制约关系,但若肝气不舒,肝木过度克制脾土,会直接导致脾虚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乏力)。此时若单纯健脾,肝郁未解,脾虚易反复。因此需先通过疏肝缓解肝气对脾的压制,再配合健脾增强脾的运化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脾虚。若脾虚伴随明显情绪问题(如易怒、胸闷)、月经不规律或两胁胀痛,更需优先考虑疏肝
腹部MRI属于补充诊断,可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尤其对初期的肝细胞癌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也叫做谷丙转氨酶,能参与蛋白质的新陈代谢
腹部CT主要应用于检查消化系统的结石、脓肿、外伤、肿瘤、腹膜炎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