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患者的病史及典型的妄想症状,再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排除器质性病变,结合精神检查,一般可以确诊。诊断过程中,还需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根据ICD-1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的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较固定,并有一定的现实性,不经了解,难辨真伪。主要表现为被害、疑病、夸大、诉讼、嫉妒或钟情等内容。
2、严重程度标准
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知力障碍。
3、病程标准
妄想至少已持续3个月。
4、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或情感障碍。
鉴别诊断
1、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鉴别点在于妄想性障碍除系统妄想外无精神分裂症活动期的其他特征性症状,如明显的听或视幻觉、怪异妄想、言语紊乱、明显的行为紊乱或紧张症行为,以及阴性症状等。此外妄想性障碍也较少引起职业或社交功能的严重损害。
2、偏执型人格障碍
妄想障碍和偏执型人格障碍都会有明显的偏执的性格,并且会有一定的性格缺陷,但是妄想性障碍的患者会有明显的妄想,如关系妄想或者被害妄想等,单单用人格障碍是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的。
3、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
躯体疾病可以引起以妄想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病性障碍,因此需与之鉴别。从躯体疾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的结果,可以判定患者的妄想是躯体疾病的直接生理效应所致,而且躯体疾病与妄想发作或消失具有时间上的联系,这些支持躯体疾病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
4、某些物质引起的精神病性障碍
滥用药物如兴奋剂苯丙胺和可卡因,以及某些治疗药物等,可以引起以妄想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病性障碍,因此需与之鉴别。从患者的用药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尤其是体液内的毒物检查结果,可以判定患者的妄想是患者所用物质的直接生理效应所致,而且物质使用与妄想发作或消失具有时间上的联系,这些支持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
5、感应性精神病性障碍
本病可以出现妄想性障碍的妄想症状,但感应性精神病性障碍具有特征性的病因和病程。患者的妄想是由另一个人的妄想“感应”而来的,患者(即被感应者)的妄想内容与感应者相同。感应者与患者之间关系密切,通常感应者的地位高,为患者所崇拜。将患者与感应者分开,前者的妄想可很快减轻或消失。
根据本病的妄想内容临床类型分为被害型、钟情型、嫉妒型、躯体型、夸大型五种类型。
应激障碍症的正确医学术语是PTSD,全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就是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而非“PSTD”。PTSD是一种由突发性灾难事件、自然灾害、暴力袭击或强烈精神应激引发的严重精神障碍。其核心特征是创伤性事件后,患者反复经历创伤记忆的再体验,如噩梦、闪回,即感觉事件再次发生,伴随剧烈心跳、出汗等生理反应。患者还会刻意回避与创伤相关的场景、人物或话题,出现情感麻木、兴趣丧失,甚至与他人疏远
若是轻度前列腺炎引起的性功能障碍,通常在积极治疗前列腺炎1-3个月后性功能障碍症状会有所改善;对于部分严重患者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更久才能完全恢复。如果前列腺炎症状较轻,对性功能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例如,患者仅出现轻微的尿频、尿急,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数量较少。在经过规范治疗后,如使用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同时配合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久坐、规律性生活等,可能在1-2个月内前列腺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性功能障碍也会随之逐渐改善,通常2-3个月可基本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