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性障碍
妄想性障碍的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及典型的妄想症状,再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排除器质性病变,结合精神检查,一般可以确诊。诊断过程中,还需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根据ICD-1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的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较固定,并有一定的现实性,不经了解,难辨真伪。主要表现为被害、疑病、夸大、诉讼、嫉妒或钟情等内容。

2、严重程度标准

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知力障碍。

3、病程标准

妄想至少已持续3个月。

4、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或情感障碍。

鉴别诊断

1、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鉴别点在于妄想性障碍除系统妄想外无精神分裂症活动期的其他特征性症状,如明显的听或视幻觉、怪异妄想、言语紊乱、明显的行为紊乱或紧张症行为,以及阴性症状等。此外妄想性障碍也较少引起职业或社交功能的严重损害。

2、偏执型人格障碍

妄想障碍和偏执型人格障碍都会有明显的偏执的性格,并且会有一定的性格缺陷,但是妄想性障碍的患者会有明显的妄想,如关系妄想或者被害妄想等,单单用人格障碍是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的。

3、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

躯体疾病可以引起以妄想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病性障碍,因此需与之鉴别。从躯体疾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的结果,可以判定患者的妄想是躯体疾病的直接生理效应所致,而且躯体疾病与妄想发作或消失具有时间上的联系,这些支持躯体疾病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

4、某些物质引起的精神病性障碍

滥用药物如兴奋剂苯丙胺和可卡因,以及某些治疗药物等,可以引起以妄想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病性障碍,因此需与之鉴别。从患者的用药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尤其是体液内的毒物检查结果,可以判定患者的妄想是患者所用物质的直接生理效应所致,而且物质使用与妄想发作或消失具有时间上的联系,这些支持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

5、感应性精神病性障碍

本病可以出现妄想性障碍的妄想症状,但感应性精神病性障碍具有特征性的病因和病程。患者的妄想是由另一个人的妄想“感应”而来的,患者(即被感应者)的妄想内容与感应者相同。感应者与患者之间关系密切,通常感应者的地位高,为患者所崇拜。将患者与感应者分开,前者的妄想可很快减轻或消失。

妄想性障碍的类型

根据本病的妄想内容临床类型分为被害型、钟情型、嫉妒型、躯体型、夸大型五种类型。

疾病相关 更多»
人格障碍类型都有哪些?关注心理健康

🌞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在行为、情感和思维方面明显偏离正常,且这种偏离是根深蒂固的。这种偏离不仅影响患者的个人生活,还可能对周围人造成困扰。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人格障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类患者常常无端怀疑他人的忠诚和意图,对拒绝和批评极为敏感,容易产生记仇和报复心理。他们往往难以相信他人,对周围的一切都持怀疑态度。⭐️分裂型人格障碍: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社交退缩、情感冷漠和缺乏亲密感。他们可能对人际关系感到不适,难以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联系

徐莉萍 主任医师
人格障碍是什么?关注心理健康

🌸在精神医学的广阔领域里,人格障碍是一个既复杂又引人深思的话题。结合工作经验,我深知人格障碍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深远影响。那么人格障碍究竟是什么?我从病因和症状两方面给大家科普一下。🔔人格障碍的病因十分复杂,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是遗传因素。研究发现,人格障碍在家族中有明显的聚集现象,父母若存在特定人格特征,子女患人格障碍的风险较高。此外,精神生物学因素也不容忽视。大脑发育的延迟、神经递质活动的异常等,都可能成为人格障碍的诱因

徐莉萍 主任医师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移植后七个月注意什么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疾病,移植后七个月注意饮食、适当锻炼、注意卫生。1.注意饮食:饮食对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建议患者遵循均衡饮食原则,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食用生肉、海鲜和不新鲜的食物,以防止食物中毒。2.适当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康复和增强免疫系统。但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参与激烈的体育比赛,以免过度劳累导致身体出现问题。3.注意卫生:由于移植后的免疫功能可能较弱,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感染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经过治疗后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经过几个阶段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严重减退或停止的疾病,导致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治疗后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能会经历恢复期、稳定期、维持期三个阶段。1.恢复期: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骨髓开始逐渐恢复造血功能。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在恢复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如疲劳、头晕、心慌等,这些症状通常会随着骨髓功能的恢复而逐渐减轻。2.稳定期:当骨髓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时,患者的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进入稳定期。在稳定期,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监测骨髓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变化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恋童癖 淫语癖 鸡奸癖 口淫癖 性洁癖 被动鸡好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