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的症状

品行障碍主要包括两组临床特征,即攻击性和反社会性。攻击性行为表现为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的攻击,男性多表现为躯体性攻击,女性则以语言性攻击为多。反社会性行为则表现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及行为规则的行为。男性经常打架、偷窃、破坏他人财物并违反校纪;女性更倾向于说谎、逃学、离家出走、物质滥用和卖淫。

典型症状

1、攻击性行为

经常攻击人或动物。在2~3岁,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是暴怒发作和吵闹,以后逐渐变为违抗或拒绝服从成人的命令,推拉或动手打其他小孩。到学龄期后,攻击性行为更加明显,常以言语伤人,扰乱课堂纪律;对抗老师,恃强凌弱,威胁或恐吓他人;索要或抢劫、敲诈财物,经常挑起打架,伤害、虐待他人和动物,使用可能引起严重躯体伤害的武器,如棍子、砖块、破瓶子、刀、枪等;强迫他人与自己发生性行为。

2、反社会行为

(1)破坏性行为

破坏他人或公共财物。年幼时,多半出于好奇而摆弄、砸坏东西,多破坏自己家中的物品。学龄期后则表现为蓄意破坏家中或别人的东西,甚至故意纵火以意图造成严重的损失。

(2)欺诈或盗窃

经常说谎以获得物品或好处或规避责任。偷窃行为往往开始于学龄期,最初是拿家中的钱物或把家中的东西拿到外面去,逐渐发展为将别人的东西占位己有,少年期以后主要表现为行窃,甚至破门闯入他人的房间、建筑或汽车盗窃,走向犯罪的道路。

(3)严重违反规则

13岁之前开始,经常旷课逃学、外出游荡不回家,甚至夜不归宿。逃学和离家外出游玩的刺激会给患者带来愉快和满足感,因而极易形成习惯。病情发展

品行障碍最早可在学龄前起病,但最早的、值得注意的症状通常出现在从儿童中期到青少年中期的阶段。品行障碍起病后的病程是因人而异的,在绝大多数个体中,该障碍在成人期缓解。但早期起病型常预示不良的预后,在成人期的犯罪行为、品行障碍等风险会增加。有25%的女孩和40%的男孩最终会进展为成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并发症

1、品行障碍常常合并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会伴随多动和冲突。

2、品行障碍与心境障碍共病时,会伴随抑郁、焦虑、情绪不稳。

3、品行障碍合并对立违抗障碍时,会伴有情绪调节问题如愤怒、易激惹。

4、也可伴有发育障碍,如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差、阅读困难、运动不协调、智商偏低等。

5、可伴有亲社会情感受限。针对该特定类型,个体要存在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两项,持续至少12个月,并在多个关系和情境中出现。具体特征是缺乏悔恨和内疚感、麻木无情缺少同情心、对人或事物漠不关心、情感表浅或贫乏。

相关解析
庞吉成 主治医师

心理咨询科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品行障碍的症状有哪些?

品行障碍是指未满18岁,尚未满18岁的人的行为。品行障碍的基本症状是情绪变化,通常表现为两种完全相反的临床状态: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前者的临床特点可概括为情绪高涨、思维敏捷、言语行为增多;后者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语言和动作减少。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的状态诊断也是品行障碍分类诊断的主要依据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前列腺炎引起性功能障碍多久恢复

若是轻度前列腺炎引起的性功能障碍,通常在积极治疗前列腺炎1-3个月后性功能障碍症状会有所改善;对于部分严重患者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更久才能完全恢复。如果前列腺炎症状较轻,对性功能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例如,患者仅出现轻微的尿频、尿急,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数量较少。在经过规范治疗后,如使用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同时配合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久坐、规律性生活等,可能在1-2个月内前列腺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性功能障碍也会随之逐渐改善,通常2-3个月可基本恢复正常

杨文涛 主任医师
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区别

MDS指的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分别有病因、病程进展速度、骨髓造血功能、血细胞减少特点、治疗方法等。1、病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能由基因突变、不良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则多因遗传、药物、化学毒物、电离辐射及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2、病程进展速度: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程进展速度不一,部分可持续数年,且存在转化为白血病的风险。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程可快可慢,但多数在1年内进展,急性再障病情尤为迅速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双相障碍是个重病吗

双相障碍即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它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与社交,但绝非不治之症。通过科学治疗与有效管理,患者完全有望恢复稳定的生活状态。双相情感障碍的核心特征是情绪波动,患者会在躁狂与抑郁两种极端情绪间反复切换。躁狂期时,患者可能极度兴奋、行为冲动,甚至睡眠大幅减少;而抑郁期则可能深陷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甚至产生自杀意念。这种情绪剧烈波动不仅损害心理健康,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共病风险。此外,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率高,需长期治疗与管理

刘赟 副主任医师
双向情感障碍是精神病吗

双向情感障碍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典型的精神病,它兼具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的特征,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该疾病的病理特征极为显著,主要体现在情绪状态的极端波动上。在躁狂或轻躁狂发作阶段,患者情绪高涨,自我感觉过于良好,思维变得异常活跃,活动明显增多,甚至可能做出冲动行为。相反,在抑郁发作阶段,患者会陷入情绪低落的状态,兴趣大幅减退,快感严重缺失,甚至可能产生自杀念头。依据临床表现,双相情感障碍可分为双相Ⅰ型、双相Ⅱ型和混合相

刘赟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恋童癖 淫语癖 鸡奸癖 口淫癖 性洁癖 被动鸡好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