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病变,主要与乳腺组织增生及退行性变有关,好发于30~50岁女性,常表现为乳腺疼痛,伴有乳腺结节或肿块、乳头溢液等。
腮腺炎是发生在腮腺上炎症性病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最为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腮腺炎可多发于儿童以及青少年,而且身体素质较差、抗病能力较若的患者,发病概率更高。
破伤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指破伤风梭菌经由损伤的皮肤、黏膜等部位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进行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的一种阵发性肌肉痉挛。该病发病较急,死亡率较高,但一般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的胰腺炎症性损伤。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腹痛较剧烈,并常伴多器官功能障碍及衰竭,多数轻症患者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者可伴发胰腺局部并发症,死亡率高。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腹痛常呈反复发作性,多伴胰腺分泌功能不全表现,积极治疗可缓解症状,但不易根治。
血管瘤属于血管肿瘤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与胚胎发育中出现血管增生、血管畸形、肿瘤等因素有关。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患者的皮肤颜色、皮肤形态出现改变,部分患者还可伴有紫癜、瘀斑、疼痛等。血管瘤一般分为三种类型,良性血管瘤预后较好,交界性血管瘤易转移或复发,恶性血管瘤则预后较差。
阑尾炎是指位于人体右下腹的阑尾,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堵塞或继发感染,从而出现的炎症性改变。
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为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好发于四肢、躯干,通常为体积较小的无痛性肿块,而且境界清楚、质感柔软、有弹性。
甲沟炎是指两侧旁甲沟和底部近侧甲沟的炎症,以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严重时会化脓。以冲洗、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等治疗为主,必要时拔甲处理。
疝气是由于腹壁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高等因素,导致机体局部对薄弱、缺损的部位造成挤压引起的。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发生疝气的部位出现肿块或隆起,伴或不伴有疼痛感,疝气的部位不同,症状也会有所不同。疝气一般首选就诊普通外科,经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能达到临床治愈。
胰腺癌是指发生于胰腺的癌症,是一组主要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常见恶性肿瘤,其病因尚未明确,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发生腹痛、腹泻、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症状。胰腺癌发病隐匿,进展迅速,治疗效果和预后极差,被称为“癌中之王”。
结肠癌是指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可发生在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等部位。患者早期多无症状,进展期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等,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早期诊断、治疗,多数患者可有较长的生存期。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炎症性损伤。临床以急性上腹痛及血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为特点。多数患者病情轻,预后好;少数患者可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及胰腺局部并发症,死亡率高。
囊肿是一种良性疾病,它可以长在人体表面,也可以长在内脏里,是一个封闭的囊,具有明显的膜组织。也会产生细胞分裂。囊肿内部可能包含空气、液体或半固体物质。脓液的集合体称为一个囊肿,囊肿有时会自行消失,也可能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来去除。引起囊肿的原因有遗传因素,比如毛根鞘囊肿、多发性脂囊瘤、皮样囊肿。
寻常疣又叫“瘊子”“刺瘊”,寻常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和黏膜引起的良性的赘生物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主要见于儿童、青壮年和免疫功能比较低下的人群,可以自然消退。
皮脂腺囊肿又叫“粉瘤”,是因皮脂腺排泄障碍或结构改变引起的潴留性囊肿,是缓慢增长的一种良性病变。多见于青春期发育期的人群,好发于头皮和脸部,一般无自觉不适症状。
纤维瘤是指来源于纤维结缔组织的良性肿瘤。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物理因素、创伤等因素有关。纤维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的肌肉,以腹壁的腹直肌及其邻近肌肉的腱膜最为常见,好发于妊娠期和妊娠后期。腹壁外者则多见于男性,好发于肩胛部、股部和臀部。该病可导致发病部位出现压迫症状,部分可发生癌变。
颈部淋巴结肿大又称颈下淋巴结肿大。正常人体浅表淋巴结很小,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没有黏连,也无压痛。当机体受到致病因素侵袭后,信息会传递给淋巴结,致使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和抗体,会有效杀伤致病因子,此时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导致淋巴结肿大。临床症状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低热、盗汗、扁桃体炎。
结石是指在人或动物的导管腔内或导管腔内的性器官腔内形成的固体。结石主要存在于胆囊、膀胱和肾盂,也存在于胰管、唾液腺管等腔内,结石由无机盐或有机物组成。结石通常有一个核,由释放的上皮细胞、细菌团块、卵或寄生体、粪便团块或异物组成,位于由无机盐或有机物层组成的沉积核之上。
息肉是指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包括各种增生性、炎症性、腺瘤以及其他肿瘤等。息肉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多数认为与慢性刺激有关,包括饮食刺激、炎性刺激以及机械刺激等。基因突变以及遗传因素也可导致息肉的发生。属于良性肿瘤,临床上多表现为良性息肉,一部分息肉具有恶变的特点,应当多加注意。
肛门痛即肛门疼痛,是指肛门及直肠周围以疼痛为主的的一种症状。肛门处神经丰富,感觉敏锐,受到刺激时容易发生疼痛或剧烈疼痛。表现为肛门处有刺痛、胀痛、灼痛、坠痛,可发生在便时、便后或其他时间,可由肛门直肠周围感染、肛门疾病、肠道感染或腹泻、便秘等多种疾病都可引起。
溃疡指的是皮肤或黏膜表面组织的限局性缺损、溃烂,表面常覆盖有脓液、坏死组织或痂皮,愈后有瘢痕,由感染、外伤、结节或肿瘤的破溃等所致,大小、形态、深浅、发展过程不一致,常合并慢性感染。可经久不愈,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小腿慢性溃疡等。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
结节病是一种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细胞肉芽肿炎症性疾病。以侵犯肺实质为主,并累及全身多脏器,如淋巴结、皮肤、关节、肝、肾及心脏等组织。病人可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或)充血性心力衰竭而猝死,甚至以猝死为首发症状。常见症状有发热、厌食、干咳、哮鸣、呼吸困难、斑点或丘疹样皮疹以及关节痛等。没有传染性。
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相邻的肠管内,并引起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导致的肠梗阻,以腹痛、血便、腹部肿块为典型症状,好发于2岁以下的幼儿,是导致婴儿肠梗阻的首要原因,也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成人肠套叠的发病率较低,以灌肠或手术治疗为主。
股沟淋巴结肿大临床非常多见,常提示淋巴结周围的组织器官出现了病变,即腹股沟周围的生殖系统、腹腔各器官病变,也包括全身性疾病。常见病因有慢性淋巴结炎、结核性淋巴结炎、恶性淋巴瘤等引起。常见症状为淋巴结肿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一般无重要意义。根据病情不同,预后程度也不同。
脐疝也称气肚脐,是一种常见的腹部疾病,好发于婴儿,新生儿、成年人也会患有该疾病,婴儿在两岁左右可以自行痊愈,但是新生儿、成年人是不能自行痊愈,可通过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以免导致病情恶化。其中,成年人的预后较好,而新生儿的较差。
淋巴结分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正常淋巴结多在0.2~0.5㎝,常呈组群分布。每一组群淋巴结收集相应引流区域的淋巴液。常见症状为局限性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可伴发热、疼痛等。诱因有感染因素、反应性增生、细胞增生代谢异常、肿瘤(淋巴瘤、各型急慢性白血病、肿瘤转移。)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受到损伤或感染所产生的一种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是临床常见的基本病理过程之一,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炎症是一个动态过程,引起炎症的原因众多,炎症反应消退后,机体受损伤的组织得以再度修复。
正常情况下,人体腹内的器官和组织由腹壁保护,但在腹壁有一定的薄弱点,由于腹腔内的压力升高,脏器可通过腹壁内的薄弱点向外突出。 而小肠疝气主要是指腹腔内的小肠通过腹壁薄弱位置开口处向外突出,常见的有腹股沟疝和脐疝。一般轻微的小肠疝气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肿块。
腿抽筋是一种较常见的现象,广泛发生在各个年龄龄段的人群之中,是由于进行过度的外部运动、外部刺激或者机体内部营养不佳引起的腿部出现抽筋的症状,在医学又叫做腓肠肌痉挛。腓肠肌痉挛是一种广泛可见的一种痉挛性疼痛,会出现腓肠肌突然发生的强直性,疼痛性的痉挛,持续时间大多由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
软组织损伤常指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等组织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或长期慢性劳损所引起的一大类创伤综合征。软组织受创后局部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绝大部分轻度的软组织损伤经处理后大多能自行好转,部分较为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可能会出现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