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肾缺如
单侧肾缺如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单侧肾缺如的主要手段,可选择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肾扫描、腹部X线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IVU)、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方法。此外,要注意单侧肾缺如伴发其他部位畸形的发生率高,且容易误诊,临床中应进行全身多器官检查,有利于全面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肾发育不良、多囊肾萎缩、肾异位、获得性孤立肾等疾病。

诊断依据

1、病史

有或无泌尿系统畸形的家族史;存在生殖系统等其他部位畸形。

2、临床表现

通常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与体征。在伴发其他部位畸形时,可能会出现肾区疼痛、排尿不畅、少尿甚至无尿等泌尿系统表现,或者盆腔肿块、阴道发育不良甚至闭锁、肛门闭锁、脊柱或四肢的畸形等其他系统表现。

3、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肾扫描、腹部X线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IVU)、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单侧肾脏缺失。

鉴别诊断

1、肾发育不良

肾发育不良是指肾脏小于正常体积一半以上,肾单位数量减少,但分化发育正常。肾发育不良的小肾,体积较小时在影像学检查中显影不良,容易被忽视,可能会误诊为肾缺如。医生可在多期增强CT图像中仔细寻找,避免误诊。

2、肾异位

肾异位是胎儿发育过程中肾脏的上升过程停滞或误向对侧上升,是肾脏位置的异常,常在正常位置找不到肾脏,或者是融合型交叉异位肾由于两肾脏融合而只显示有一个肾脏,都有可能被误诊为单侧肾缺如。二者可通过超声、放射性核素肾扫描、排泄性尿路造影、MRI等仔细检查进行鉴别。

3、获得性孤立肾

先天与后天因素都可以导致一侧肾脏的缺失,获得性孤立肾是各种肾脏疾病造成一侧肾脏切除导致的,患者多有肾脏疾病的病史与手术史,皮肤上可见手术疤痕。通过仔细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即可鉴别。

疾病相关 更多»
白芨对肾的危害极大

白芨在正常剂量下使用对肾脏的直接危害较小,但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增加肾脏代谢负担,存在潜在损伤风险。白芨作为中药材,其性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然而,其代谢产物需通过肝脏分解和肾脏排泄。若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因代谢产物蓄积导致肾脏超负荷运转,进而引发肾功能异常。尤其对于已有肾脏疾病或代谢功能较弱的人群,这种风险更为显著。此外,白芨的收敛作用可能干扰凝血功能,与抗凝药物联用时可能增加出血或血栓风险,间接影响肾脏血流灌注

曾科学 主任医师
单侧耳聋会变成全聋吗

单侧耳聋一般不会直接变成全聋,但存在一定演变为全聋的可能性。单侧耳聋通常由局部病变引发,比如突发性耳聋、中耳胆脂瘤压迫听神经、听神经瘤等,这些病变往往只影响一侧耳朵的听觉系统,另一侧耳朵的听觉结构与功能正常,能够维持基本的听力,所以通常不会直接进展为全聋。不过,若单侧耳聋的病因是全身性疾病,像梅尼埃病、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等,随着病情发展,疾病可能会累及双侧耳朵,导致双侧听力都下降

杨海弟 主任医师
肾绞痛一般几天自愈

肾绞痛一般无法自愈,多因尿路结石梗阻等器质性问题引发,需通过解除病因及对症止痛治疗缓解症状,否则可能持续或反复发作。肾绞痛主要由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阻塞尿路,导致肾盂内压力骤升或输尿管痉挛引起,疼痛剧烈且呈阵发性。若不干预,结石持续梗阻可能引发肾积水、感染甚至肾功能损伤,疼痛也会因结石移动或梗阻加重而反复或持续。少数情况下,极小结石如<4mm可能自行排出使疼痛缓解,但这属于排石所致的症状解除,而非“自愈”,且需依赖药物辅助舒张输尿管或体外碎石等治疗加速排石

瞿利军 主任医师
梨状肌综合征是单侧还是双侧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许树才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肾病
慢性肾炎 肾盂肾炎 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炎 IgA肾炎 急进性肾炎
器官移植
肝移植 肾移植 心脏移植 胚胎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尿液
肾结石 肾积水 肾衰竭 慢性肾炎 肾癌 肾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