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腿及踝部出现可触及性紫癜为主的多形性损害时,并有反复发作倾向,即应考虑本病。结合病史,血常规、血沉、尿常规、补体检测、X线、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与过敏性紫癜、结节性多动脉炎、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依据
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提出了变应性血管炎的诊断标准(经典型):
1、发作年龄≥16岁。
2、疾病发作前有用药史。
3、可触及性紫搬。
4、斑丘疹性皮疹。
5、活检包括细动脉和细静脉有血管内外中性粒细胞浸润。
满足以上5条中至少3条可诊断。
鉴别诊断
1、过敏性紫癜
本病皮损比较单一,主要为紫癜及风团,血小板正常,可伴有腹痛、关节表现和肾脏改变,可资鉴别。
2、结节性多动脉炎
本病表现主要是皮下结节,疼痛明显。病变侵犯中、小动脉,不累及静脉或淋巴管。实验室检查常见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资鉴别。
3、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
好发生在躯干、上肢屈侧,表现为丘疹、丘疱疹、坏死、出血和结痂等。组织学改变除可有淋巴细胞性血管炎外,多有表皮的损伤,可帮助鉴别本病。
胆囊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不能喝牛奶,而在缓解期且无不适症状时通常可以喝牛奶。胆囊炎急性发作期,胆囊处于炎症充血、水肿状态,胆汁分泌和排出功能受阻。牛奶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消化吸收需要胆汁参与。此时喝牛奶会刺激胆囊收缩,但因胆汁排出不畅,会加重胆囊负担,导致疼痛加剧,还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而在胆囊炎缓解期,患者没有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胆囊功能相对稳定。适量喝牛奶可以补充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对身体有益。不过,也要注意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因为高脂肪的牛奶仍可能刺激胆囊收缩
急性胆囊炎的恢复时间通常在1-2周,非复杂性急性胆囊炎经及时规范治疗,1周左右症状可明显缓解;而病情复杂或出现并发症者,恢复时间可能延长至2周甚至更久。一、非复杂性急性胆囊炎:病情严重程度是影响恢复时间的关键因素。单纯性急性胆囊炎,炎症局限、未出现穿孔、坏疽等并发症,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使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联合甲硝唑抗感染治疗,多数患者可较快控制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