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患者的家族史,以及多发性皮损、颌骨囊肿,以及肋骨、脊柱与头颅骨的畸形等特征性表现,再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医生通常会考虑本病。诊断过程中,本病还需与恶性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脂溢性角化病相鉴别。
诊断依据
符合2个主要特征或1个主要特征加2个次要特征,即可确诊NBCCS。
1、主要特征
(1)>2个基底细胞癌(BCC)或1个BCC发生且小于30岁,或>10个基底细胞痣;
(2)任何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病理证实)或多发性骨囊肿;
(3)≥3个掌跖部点状凹坑;
(4)有异位钙化灶,层状或<20岁但大脑镰钙化;
(5)有明确NBCCS家族史。
2、次要特征
(1)先天性骨骼异常:骨轮廓异常、分叉肋和颅骨畸形;
(2)枕额周长(头围)增大≥97%,并伴有额部隆起;
(3)先天性畸形,如唇裂或腭裂,多指(趾)畸形;
(4)心脏或卵巢纤维瘤;
(5)髓母细胞瘤;
(6)肠系膜囊肿。
鉴别诊断
1、恶性黑色素瘤
常见于皮肤及黏膜,主要由黑色素细胞导致的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预后较差。病理主要以异形性的上皮样和梭形细胞为主,呈浸润生长,多数可见核分裂现象。
2、鳞状细胞癌
好发于老年人,是较常见的恶性皮肤肿瘤,肿瘤表面呈结节状、疣状或乳头瘤状,后期病变增大,边缘高起呈菜花状,中央易溃疡。
3、脂溢性角化病
为一种好发于头面部、背部及手背等部位的皮肤良性肿瘤,皮损可呈斑疹或疣状等。
通过组织病理学特征,皮肤病损可与本病相鉴别。
在医疗检查的众多结果中,当拿到的报告上显示巨细胞病毒阳性时,不少人会瞬间感到心头一紧😟。这个陌生的词汇,如同一个谜团,让人充满了疑惑。巨细胞病毒阳性究竟代表着什么?🧐当我们说巨细胞病毒阳性时,其实是指体内检测到了巨细胞病毒的存在。这种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相当普遍,但多数时候,它可能只是默默地潜伏在体内,不引起任何明显的症状。然而,一旦它开始活跃,就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具体来看,巨细胞病毒阳性的含义取决于所检测的抗体类型。如果是IgM抗体阳性,这通常意味着近期有巨细胞病毒的感染
细胞水肿是一种病理现象,当其发展至严重程度时,会对机体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严重的细胞水肿到底会带来哪些改变吧!😮器官功能受损🥀细胞水肿会导致细胞体积增大,压迫周围正常组织,进而影响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例如,肝细胞水肿可能引发肝炎,严重时甚至导致肝硬化;心肌细胞水肿则可能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心力衰竭;肾脏细胞水肿则可能损害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肾衰竭。💔💔代谢紊乱😟细胞水肿会干扰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导致能量产生障碍和物质代谢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