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腹膜后淋巴结炎在手术前常难确诊。根据临床表现,结合X线、B型超声及CT、结核抗体或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最后的确诊取决于病变部位活检。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排除淋巴瘤、胰腺癌、后腹膜或肠系膜肿瘤、结节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
鉴别诊断
1、淋巴瘤
表现为慢性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发展快,全身淋巴结都可累及,常有发热、肝脾肿大等,淋巴结活检有助于诊断和鉴别。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青少年发病多见,颈部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左颈部淋巴结肿大,血中可见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80%以上阳性。
3、胰腺癌
胰腺癌也可有腹膜后淋巴结的肿大,也可有腹痛症状,但胰腺癌多为上腹疼痛,且多伴有黄疸,可通过腹部CT进行鉴别。
4、后腹膜或肠系膜肿瘤
后腹膜或肠系膜肿瘤也可有腹膜后淋巴结的肿大,可通过腹部CT、组织活检进行鉴别。
5、结节病
结节病也可有腹膜后淋巴结受累,可通过组织病理活检进行鉴别。
1、急性腹膜后淋巴结炎
多以高热及寒战为主要症状,伴有腹痛、腹胀、腰背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体温可达39℃~40℃,呈弛张热或稽留热,检查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但肌紧张不明显。重者可有肠麻痹征象,腰背部叩痛,白细胞可有升高。
2、慢性或结核性腹膜后淋巴结炎
本病起病多隐袭,症状含糊甚至缺乏症状。主要症状为腹部持续性或阵发性隐痛或胀痛,伴有低热、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等,本病腹痛可呈间断性发作,经抗感染或抗结核及解痉等治疗往往效果不佳。检查腹部可触及包块或局限性饱满,有深压痛、肠鸣音活跃,无腹肌紧张等。
阑尾炎手术指的是阑尾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后,患者的饮食需特别注意,以助于身体恢复。术后初期应以流食为主,随着病情恢复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最终恢复正常饮食。同时,合理用药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一、食物方面1.术后初期(1-2天):此时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应以流食为主,如米汤、果汁、菜汤等,避免牛奶、豆浆等容易产气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减轻肠道负担,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水分。2.流食阶段(1-2天后):当肠道开始蠕动并出现排气后,可以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米粥、面条、馄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