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脑脊液漏
外伤性脑脊液漏的治疗

治疗原则

外伤性脑脊液漏的治疗目的是通过临床治疗达到痊愈,大多数患者一般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而达到痊愈,当发生大量脑脊液漏或张力性气颅时,应及时手术治疗。伤后对症治疗持续3-4周以上,仍经久不愈合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此外,还可以考虑中医治疗。急性期治疗

所有急性期的外伤性脑脊液漏需卧床休息和头高卧位5-7天。

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5-7天,采取10°-20°头高卧位向患侧,必要时可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

2、避免用力擤鼻、咳嗽,保持鼻孔和外耳道清洁,按无菌伤口处理,不可堵塞和冲洗,以防污染液体逆行感染。

药物治疗

1、减少脑脊液分泌

适当给予减少脑脊液分泌的药物,如乙酰唑胺或给甘露醇利尿脱水等。

2、抗生素

(1)可选用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钠静脉滴注治疗。

(2)适用于预防易发生脑膜炎的患者,注意其治疗的时间不应少于2周。

(3)适用于在修补脑脊液漏手术前24-48小时的患者,特别是修补手术中需加用—些异物修补材料时,更加需要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

手术治疗

1、适应证

(1)伤后对症治疗2周至1个月以上仍经久不愈合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严重创伤后即有大量脑脊液外流时,应伤后即时施行手术。

(2)并发脑膜炎者,应在临床及生物学检查均已证实痊愈时,方可手术。

(3)漏口较大或漏液中混有脑组织、碎骨片、异物,有并发感染可能的患者。

2、基本原则

尽可能地修补封闭硬膜。

3、手术术式

(1)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通过行患侧或双侧额部骨瓣开颅,按术前疑及的部位将硬脑膜小心分离,剔下漏孔,勿使漏口扩大。颅骨破孔处的软组织电灼后推入骨缝内,密切缝合或以帽状腱膜作为修补片缝合。术后应降低颅内压并进行强力抗菌治疗。术后严密缝合头皮各层,一般不放引流。

(2)脑脊液耳漏修补术

由颅中窝骨折累及鼓室盖,使脑脊液直接进人中耳腔经破裂的鼓膜流至外耳道者,属迷路外耳漏;因颅后窝骨折累及迷路,使蛛网膜下隙与中耳腔交通者,属迷路内耳漏。两者手术入路不同。

①采用颞枕骨瓣开颅可修补颅中窝耳漏,以外耳乳突为中心作颞部弧形皮瓣,骨瓣基底尽量靠近颅中窝。发现漏孔后,封堵及修补方法如上述。

②若属岩部后面骨折,即沿岩部嵴后缘切开天幕,将天幕翻开即可探查岩部后面的漏孔,其位置多在内听道稍外侧,一般均以肌肉或筋膜片蘸医用胶粘堵,其上再加带蒂肌肉覆盖固定。

(3)鼻内窥镜修补术

此术式是治疗脑脊液鼻漏的首选术式。

①优点:其进路简单直接,损伤小,不必做颅面部切口,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康复快;视角多,视野广,照明好,可在直视下操作;能准确寻找并观察漏孔,精确分层修补,避免了许多并发症;能完好保留嗅觉;可以完成儿童脑脊液漏的治疗。

②缺点:手术常涉及颅内重要结构,特别是颈内动脉,一旦发生损伤,处理相当困难,有发生重大并发症甚至致死的可能。术中暴露受限,医师必须能熟练操作内窥镜;对于漏口位于鼻内窥镜下不能完整暴露区域的患者,可能会需要其他入路修补或联合入路修补。

③基本原则:性颅外经内窥镜修补颅底骨缺损的漏口时,准确定位、修补材料合适选择并准确放置至关重要的,若为筛窦顶和筛板脑脊液漏,一般可行标准的鼻内窥镜修补术,在内窥镜下全部切除筛窦并行上颌窦开窗术,同时切开额窦、蝶窦并切除中或上鼻甲,以充分显露颅底骨缺损和漏口位置,内窥镜手术可在直视下确认漏口,若结合术前经鞘内注射荧光素,则对发现小的漏口和脑或脑膜膨出帮助更大。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根据患者情况辨证论治,选方用药。须由专业中医医师进行,切勿自行用药。

1、肾虚不固证

(1)症状:脑脊液从耳、鼻漏出,头痛,头晕,动则尤甚,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治法:补肾壮骨。

(3)方药:左归丸加减。

2、热毒蕴结证

(1)症状:脑脊液从耳、鼻漏出,头痛发热,呕吐烦躁,口干口苦,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脉数。

(2)治法:清热解毒。

(3)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若有神昏谵语者,可加安宫牛黄丸。

其他治疗

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不但能有效减轻创伤后脑损害反应,而且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通过冰毯使患者体表温度冷却,并保持侧脑室温度33.5℃-34.5℃。

相关解析
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外伤性脑脊液漏吃什么药

外伤性脑脊液漏的饮食的原则最主要就是为了保持大便的通畅,因为如果大便不畅,很容易导致腹压增高,腹压增高有可能会引起漏口不愈合。同时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诱发打喷嚏或者擤鼻涕,这样对于外伤性脑脊液漏的患者恢复是不利的。因此,在饮食上大的原则为:多吃蔬菜、水果,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忌辛辣饮食、忌烟酒。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的食物。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便血、体重减轻等。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一般来说是综合性的,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药物治疗是控制和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的主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抗炎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可以减轻肠道炎症和改善症状。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则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反应。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药物剂量和周期需要个体化调整

方霖 主治医师
怎样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生活方式改变-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腹部压力,加重尿失禁症状。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来维持正常体重。-调整饮食: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碳酸饮料和辛辣食物,这些可能刺激膀胱。-定时排尿:养成规律的排尿习惯,避免憋尿。-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如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控制能力。2.物理治疗-电刺激治疗:通过电流刺激盆底肌肉,增强其收缩能力。-生物反馈治疗:借助仪器,帮助患者了解和控制盆底肌肉的收缩

罗勇 主任医师
跳绳时,漏尿现象严重

跳绳时漏尿现象严重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和建议:1.盆底肌肉松弛:盆底肌肉支撑着膀胱、子宫和直肠等盆腔器官。如果盆底肌肉松弛,就会导致这些器官的位置下降,从而影响其正常功能,包括控制尿液的能力。2.压力性尿失禁:这是一种常见的尿失禁类型,当腹部压力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或运动时,尿液会不自觉地流出。跳绳时,身体的跳动会增加腹部压力,导致漏尿。3.其他因素:年龄增长、怀孕、分娩、肥胖、长期便秘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盆底肌肉功能下降,增加漏尿的风险

罗勇 主任医师
难治性癌痛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难治性癌痛是指在癌症患者中,由于治疗无效或存在其他原因导致的持续性严重疼痛。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治疗方法来缓解疼痛。首先,药物治疗是难治性癌痛的常用方法之一。医生通常会使用吗啡类药物来缓解疼痛,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除了吗啡类药物,还有其他种类的镇痛药,比如非甾体抗炎药、抗抑郁药和抗癫痫药等,可以用于辅助治疗难治性癌痛。此外,局部麻醉剂和神经阻滞剂也可以帮助缓解部分疼痛。其次,物理疗法也是缓解难治性癌痛的重要手段

尤长宣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心血管病
高血压 低血压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脑出血 血压波动大
梗死
脑梗死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 脑腔隙性梗塞 脊髓梗死
头痛
神经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间歇性头痛 慢性头痛 前额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