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治疗

治疗原则

PNH的治疗手段以“保护”PNH克隆、减少补体攻击和破坏,减轻溶血为目的,如无禁忌证,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帮助稳定病情。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者难治的患者,医生可能给予新型药物、联合化疗治疗。若患者存在缺铁、合并骨髓衰竭、发生血栓,可分别给予铁剂、免疫抑制剂、抗凝药物。骨髓移植是治愈本病的方法,但应慎重选择。

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对部分患者有效,可减少或减轻溶血发作。可选择泼尼松等药物。应严格遵医嘱使用。

2、碳酸氢钠可口服或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以碱化血液、尿液。

3、抗氧化药物对细胞膜有保护作用,如大剂量维生素E,但疗效不确定。

4、铁剂如有缺铁证据,可补充铁剂。

5、免疫抑制剂合并骨髓衰竭的患者可以选择环孢素,甚至联合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治疗。同时,也可尝试雄性激素如司坦唑醇、丙酸睾丸酮、丹那唑等促造血治疗。

6、抗凝药物对于发生血栓者医生会给予抗凝药物,如肝素、香豆素等。

7、抗补体单克隆抗体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是人原化抗补体C5的单克隆抗体,阻止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适用于具有中度或重度PNH症状(如显著的血管内溶血和生活质量很差)、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PNH的合并症(如血栓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通过静脉滴注,用药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脑膜炎奈瑟菌疫苗,该药虽然能控制溶血症状,但无法彻底治愈PNH,并且有发生突破性溶血的可能。

手术治疗

1、搭桥若发生急性布加综合征,医生可能建议在血栓部位直接搭桥造管治疗。

2、骨髓移植是可以治愈本病的方法,通过重建正常的造血组织功能,消除异常造血干/祖细胞。但因PNH非恶性血液病,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自行缓解,补体抑制对溶血发作疗效确切,且骨髓移植带有一定风险。故移植治疗选取时应与医生共同讨论,慎重的权衡利弊,再做决定。

放化疗

对于激素耐药或激素依赖的溶血不易控制、反复发作的骨髓增生良好的PNH患者,为了有效地减少PNH异常克隆,最大限度地控制溶血,可采用化疗。可采用减低剂量的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或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之后,加造血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实践证明化疗能够有效地减少PNH克隆负荷,控制溶血,改善贫血,而且大大减少了激素的用量,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治疗手段。

其他治疗

严重贫血可予输血。

相关解析
张元飞 副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马鞍山市中心医院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怎么治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可能发生溶血反应,因此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控制。此外,一些患者可能患有全血细胞的逐渐减少,因此也可以用雄激素药物治疗,该药物可以刺激造血细胞的产生。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可有效缓解症状,能够治愈的方法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儿童面部抽动症挂什么科

儿童面部抽动症可以挂神经内科、儿科、神经外科、心理科或中医科。1、神经内科:儿童面部抽动症可能与面肌痉挛、局灶性癫痫、多发性抽动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神经内科医生能够通过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等手段,准确判断病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2、儿科:儿科医生可对儿童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排查其他可能导致面部抽动的全身性疾病,如感染、代谢性疾病等。3、神经外科:若面部抽动是由脑部肿瘤、血管畸形等结构性问题引起,神经外科医生可进行评估和手术治疗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焦虑症引起的高血压还能恢复吗

焦虑症引起的高血压,在焦虑症得到有效控制后通常能恢复。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常表现出过度的担忧、紧张和恐惧,这些情绪状态会激活身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进而引起血压升高。这种由焦虑症引发的高血压,本质上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其根源在于心理状态的异常。当焦虑症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时,患者的心理状态会逐渐改善,应激反应也会相应减弱。随着焦虑情绪的缓解,心率和血管紧张度会逐渐恢复正常,血压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对于焦虑症引起的高血压,关键在于治疗焦虑症本身

刘丽娟 副主任医师
自闭症是天生的吗

自闭症主要是天生的,与大脑发育异常有关,但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症状表现。目前研究认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核心原因是胎儿期大脑神经连接的特殊性,这种差异在出生前就形成了。基因研究显示,超过100个基因与自闭症相关,如果直系亲属有自闭症,孩子的患病风险会提高10-20倍。不过,并非所有携带相关基因的孩子都会发病,比如孕期感染、父母高龄,可能会增加患病概率,但不会单独导致自闭症。自闭症的孩子从婴儿期就开始表现出不同的发育轨迹,比如更关注物体而非人脸,这与后天教养方式无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尿粘脚正常吗

尿粘脚通常是不正常的,这可能提示尿液成分出现异常改变。正常情况下,尿液是人体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液体,主要成分包括水、尿素、尿酸、肌酐等,一般质地较为清澈,不会出现粘脚的情况。当尿液粘脚时,往往意味着尿液中可能含有某些异常物质。一方面,可能是尿液中糖分含量过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血液中的葡萄糖会超过肾糖阈,从尿液中排出,形成糖尿。含有大量葡萄糖的尿液会变得粘稠,从而导致粘脚。比如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等原因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血糖急剧升高,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瞿利军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肾病
慢性肾炎 肾盂肾炎 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炎 IgA肾炎 急进性肾炎
器官移植
肝移植 肾移植 心脏移植 胚胎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尿液
肾结石 肾积水 肾衰竭 慢性肾炎 肾癌 肾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