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肾病
梗阻性肾病的诊断

梗阻性肾病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可根据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血磷检测、X线检查、B超检查、放射性核素肾图或γ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静脉肾盂造影及逆行造影、肾穿刺造影术、内镜检查,明确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排除特急性或急进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相关疾病。

诊断依据

1、患者有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肥大等相关病史。

2、出现排尿困难、肾区叩痛等泌尿道梗阻的症状、体征。

3、出现贫血,血尿或(和)蛋白尿。尿沉渣中结晶增多,合并尿路感染时可出现血象升高和白细胞尿。

4、血尿素氮和(或)血肌酐增高。

5、尿路扩张、积水,肾脏缩小,皮质变薄,可见结石及占位影。

鉴别诊断

1、急性或急进性肾炎

急性梗阻性肾病患者常有结石、神经源性膀胱等基础疾病,尿常规异常较轻,主要以红细胞尿为主,合并感染时可有脓尿,B超检查可鉴别。

2、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梗阻性肾病患者多有泌尿系统不完全梗阻的病史。B超检查可鉴别。

梗阻性肾病的类型

1、基于尿路梗阻的程度分类

可分为完全性梗阻性肾病和不完全性梗阻性肾病。

2、基于性质分类

可分为先天性梗阻性肾病和获得性梗阻性肾病。

3、基于病程分类

可分为急性梗阻性肾病和慢性梗阻性肾病。

4、基于梗阻的部位分类

可分为单侧性梗阻性肾病和双侧性梗阻性肾病或腔内梗阻性肾病和腔外梗阻性肾病。

5、基于梗阻发生的位置分类

(1)上尿路梗阻性肾病:梗阻发生在输尿管膀胱连接部以上称为上尿路梗阻性肾病。

(2)下尿路梗阻性肾病:梗阻发生在输尿管膀胱连接部以下称为下尿路梗阻性肾病。

6、基于梗阻是否持续分类

分为间

疾病相关 更多»
胆碱能性荨麻疹中医辨证论治

胆碱能性荨麻疹在中医辨证论治中,多认为其发病与体内阴阳失衡、腠理不固、热邪内蕴或气血失调相关,临床常见以下证型及治法:1.风热犯表证:辨证要点是遇热、运动、情绪激动后皮肤出现风团,色红,伴瘙痒、灼热感,舌红苔薄黄,脉浮数。需疏风清热,解表止痒。常用方药有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蝉蜕、知母、石膏、牛蒡子等)。2.卫表不固证:辨证要点是风团反复发作,稍动即汗出,平素易感冒,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需要益气固表,调和营卫

王霞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肾病
慢性肾炎 肾盂肾炎 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炎 IgA肾炎 急进性肾炎
器官移植
肝移植 肾移植 心脏移植 胚胎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尿液
肾结石 肾积水 肾衰竭 慢性肾炎 肾癌 肾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