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绪稳定
日常生活中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大的情绪波动,如过喜、过悲、暴怒、惊恐等。
2、清淡饮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低盐、低油、低脂、低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喝浓茶、咖啡。
3、作息规律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4、规律锻炼
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保持规律运动,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重体力劳动或超过身体承受能力的高强度运动。
5、控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积极治疗与本病相关的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
6、控制其他代谢性疾病
积极治疗糖尿病、肥胖等与本病相关的代谢性疾病。
7、控制其他血管炎性疾病
青少年人群积极治疗川崎病等血管炎性疾病。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脐动脉血流SD值的正常值与孕周相关,一般中孕期SD值不超过4.0,晚孕期逐渐下降,36-40周时SD值应≤3.0。SD值是脐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反映胎盘血管阻力和胎儿供血情况。随着孕周增加,胎盘血管逐渐发育完善,阻力降低,SD值也随之下降:孕24周时平均值约3.5,上限不超过4.0;孕30周后应<3.5,36-40周时正常应≤3.0。若SD值升高,可能提示胎盘功能不良、脐带异常或胎儿缺氧,需结合胎心监护、胎动情况及其他超声指标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