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瘤病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病变包括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动脉壁坏死及变性等;后天性病变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成人冠状动脉瘤最常见病因,川崎病为青少年冠状动脉瘤最常见的病因。其它可能因素包括一些炎性动脉疾病、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病和医源性损伤等。
基本病因
1、先天性病变
先天性病变主要为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某些原因所致动脉壁呈囊性坏死及变性等,可增加患冠状动脉瘤的风险。
2、后天性病变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脉内膜损伤、脂质沉着、纤维化包裹、钙化,这些病变使得血管弹性减弱、血管壁对血管内压力的耐受能力降低,导致血管易于扩张和动脉瘤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处的慢性炎症也参与冠状动脉瘤的形成。
(2)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由于介入治疗仪器使用不当如引管过大,仪器操作不当如球囊扩张过大、支架断裂、血管壁对介入材料高反应性等都有可能增加冠状动脉瘤的发生。
(3)川崎病:急性川崎病时,血管内炎症明显,血管中膜弹力层破坏,平滑肌坏死,继而血管扩张,动脉瘤形成。
(4)其他:炎性动脉疾病、感染类疾病、结缔组织病等也可能并发冠状动脉瘤。
危险因素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患冠状动脉瘤的风险较正常人增大。
2、川崎病青少年患者患冠状动脉瘤的风险增大。
3、具有一些先天性疾病如肌纤维发育不良、动脉壁坏死及变性等的患者,会增加患冠状动脉瘤的风险。
4、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增加患冠状动脉瘤的风险。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脐动脉血流SD值的正常值与孕周相关,一般中孕期SD值不超过4.0,晚孕期逐渐下降,36-40周时SD值应≤3.0。SD值是脐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反映胎盘血管阻力和胎儿供血情况。随着孕周增加,胎盘血管逐渐发育完善,阻力降低,SD值也随之下降:孕24周时平均值约3.5,上限不超过4.0;孕30周后应<3.5,36-40周时正常应≤3.0。若SD值升高,可能提示胎盘功能不良、脐带异常或胎儿缺氧,需结合胎心监护、胎动情况及其他超声指标综合判断